第111章(2 / 3)

来盛世,康熙自认此生无愧于先祖,却也知道自己近些年来远不如年轻时励精图治。财政空虚多年、吏治贪污丛生、地方隐隐有动乱不安之象......这个烂摊子,需要一个手腕强硬、刚毅果断的继位者。

康熙扫了一眼跪在底下的四儿子, 心道他这次没选错,老四那副六亲不认、忙起来让下属哭天抢地的架势就很符合中兴之主的要求。

万岁爷难得耳清目明了一回, 不过还是说错了其中的一件事,那便是“老四和老十四一母同胞, 定能配合得当互助互益”这件事。

康熙总是对皇家的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至于当初老大提议处死老二时,康熙又惊又怒,到现在都没对老大进行宽恕。

不知道是四爷在御前装的太好还是德妃平日里对兄弟俩的关系多有美化,康熙就是认为十四能心甘情愿做老四的马前卒。

三日后,康熙下旨命皇十四子固山贝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征策妄阿拉布坦。同时传旨给蒙古各部,此次军中一切事务系大将军决断,大将军一应指示安排,如听朕当面训示。

胤禵出发的当日,德妃便在永寿宫里供起了瓜果点香磕头求菩萨保佑,不止是求十四平安归来,还求十四一句得胜凭着军功荣登皇位。

/

除了德妃,就连胤禵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本朝历史上可没出过“大将军王”,康熙立皇十四子为大将军王,众多朝臣便以为这是皇上有意将皇位传给十四皇子的信号,尤其是原先“八爷党”的那一批朝臣,在经历原本的老八被厌弃后,十四爷的得宠让他们仿佛再次看到了希望,一时之间积极地为十四爷奔走起来。

老九是兄弟里面最兴奋激动的那个。

想想前些日子八哥落败、四哥弃他们而去,老九原本梦想着的“从龙之功”一下子落了空,他和老十俩难兄难弟差点被打击得一蹶不振,连他赚钱时都觉得没了动力。

如今十四得宠,老九瞬间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出手就是给十四送了一万两,让他在军中应急用。

九哥别的本事没有,唯有钱多,见此胤禵也没有多推辞,带着九哥送来的钱财礼品,意气纷发地带兵上了路。

待到了西北,得意洋洋的胤禵先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顿军务,而是到处打听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

越是这种等待迷雾破晓的时分,人也就越容易依赖相信玄学。

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正愁怎么投其所好,一听这位新封的“大将军王”正在到处求神拜佛,便马上去寻了当地最有名的算命先生张恺给十四爷测算八字。

与那些打着算命旗号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不同,这张恺自小跟着一个瞎眼先生研究周易盲派技巧,故而拿到十四爷的八字后没问身份,而是先掐算了一番,最终摇头叹息道:“假伤官格,出身大富大贵,可惜身弱了些,担不起宏图大运。”

那官员一听,心道幸亏自己留了个心思提前来问了问,不然这话若是被十四爷本尊听去岂不是要触大霉头!

于是这小官清了清嗓子,压低嗓音再次看着张恺道:“你可看清楚了,眼前的八字可是当今圣上十四皇子的八字,十四爷刚刚被皇上封了抚远大将军,一会儿见了他的面,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可明白?”

那张恺虽会测算八字,但到底是个有些有肉的俗人,此刻见眼前这官员又是给自己使眼色又是给自己塞钱暗示的,哪里还不懂其中意味,只得连连应是。

第二日一早,张恺便被喊到了胤禵驻扎的营帐。

待磕完头报完自己的家门,张恺接过了下人递过来的生辰八字,仿佛第一次看见那纸张上的生辰一样,装模作样地重新给十四爷排了盘。

胤禵也不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