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儿晓得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在夜市摆摊都算是小成本的买卖,所以她才会觉得租住在州桥附近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出来摆摊很近,不必在路上浪费时间,晚上摆摊也能摆得晚一些再收摊回住处。
妙儿想的倒是十分美好、对未来也很快就有了美好的憧憬,但张大郎兄弟却不像妙儿这般乐观,尤其是张三郎马上闷闷不乐的说道:“妙儿你这话倒是说的轻巧,可这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上哪儿打探租房的行情?”
“三哥,我发现到了京城后、你的脑袋瓜子变笨了哦!我们四个人有四张脸、四张嘴,我就不信我们这四张脸全都堆上笑容,再嘴甜的找些热心的大婶、婆婆说话拉家常,会打探不到区区这丁点消息?”
妙儿说着猛不丁的把张三郎往前推了一把,指着不远处的一位老婆婆说道:“瞧瞧,那儿正巧有位婆婆在乘凉,三哥你不是一向自诩机灵圆滑、聪明伶俐吗?眼下就是你使出这些本事的时候了!你要是能从那位老婆婆的口中,把我们想知道的事儿都打探清楚了,那我们以后就承认你是最聪明机灵的小子、也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妙儿可谓是最了解张三郎的人,也一直都懂得抓住他的软肋来对症下药!
因此妙儿这一捧、一激的话儿一说完,张三郎果然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说道:“这点小事儿哪能难得倒我?且看我如何把那位婆婆哄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把我想知道的、和不想知道的事儿统统都告诉我!”
一旁的巧娘听了这话,忍不住开口打趣了张三郎一句:“三少爷,不会你这一去一哄,那位老婆婆不但把你想知道的都告诉你,还主动请你下馆子吃上一顿吧?”
巧娘的话让张大郎和妙儿立时笑了起来,张三郎则没好气的瞪了巧娘一眼,道:“你这丫头就知道拿话来挤兑我!我不和你们瞎扯闲聊了,做正经事要紧!”
张三郎说着便自信满满的朝目标人物走去,妙儿见了便指着一旁的茶寮说道:“三哥,我们几个就在茶寮里歇着等你的好消息,你打探完了记得到茶寮找我们!”
嘱咐完张三郎后,妙儿和张大郎、巧娘一起在茶寮选了张空桌子坐下,招呼茶博士要了几碗大碗茶,随后妙儿便一边喝着茶盯着张三郎那头的情形,一边悄悄的竖起耳朵、偷听茶寮里各色人等闲聊,从这些八卦中了解汴京城、并搜集对自己有用的讯息。
这张三郎还真是个嘴甜会哄长辈开心的小子,只见妙儿等人一碗茶都还没喝完,他就大摇大摆、洋洋得意的胜利归来,一坐下就大声的宣布胜利结果:“我已经向那位老婆婆打探清楚了!那位婆婆说、在汴京城找房屋租其实有个很简单的法子,这个法子不但能让我们在众多房屋中挑到合适的屋子,还能让我们不被人坑去租金!”
张三郎说到这儿故意停了下来、一副刻意卖关子的模样,妙儿见状便强忍住内心的笑意,故意一脸崇拜的看着张三郎,并以十分夸张的惊喜语气追问道:“真的吗?真有这样的法子?三哥你好厉害哦,果然你一出马、事情马上就解决了!三哥你快说说究竟是什么法子,我们还等着你的法子找房屋租呢!”
妙儿的话果然让等人夸奖的张三郎觉得十分受用,只见他马上一脸骄傲的把打探到的消息全盘托出:“那位老婆婆说我们可以去朝廷设立的店宅务问问……”
待张三郎细细的解释清楚后,妙儿才知道原来北宋朝廷专门廷设立了一个机构,并让这个机构把一些公房整理造册、然后合理的出租给老百姓住。
这样的机构在北宋叫“店宅务”,州县一级的县城差不多都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店宅务,汴京城也不例外汴京有两个店宅务,分别是“左厢店宅务”和“右厢店宅务”;其中左厢店宅务负责管理东城的朝廷所有房产,右厢店宅务则负责管理西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