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为。
第二天这堆有些臭气、腐气的稻子就被她通通倒出来堆在院子里通风,不让它们继续发烂发臭。
等到稻子都是干干的后,楚韵就每天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的大海棠树下边,对着大太阳一捧一捧地去找良种。
丫头婆子都笑嘻嘻地来劝她算了,说这稻子明摆着是外头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弄出来糊弄她的,就是想看杜家人白忙活。
楚韵听了都说好,但回头还是接着闷头挑稻。
曹家的好稻种要汇报给御前,收粮后每日得有十来个人轮番择优,淘汰回来的稻子真没什么看头,又放在猪圈那种湿润的地方,坏掉的很多。
杜家的小孩儿看着好玩还跑过来帮了几天忙。
楚韵不敢让他们挑良种,只让他们跟杜容和一起挑出霉了发臭的种子,这样挑过一遍再让她来挑第二遍。
或许还能有更好的办法,但她当年只是把农学当成混大学文凭的工具,此时书到用时方恨少,只能自食恶果,一点一点用最笨拙的办法去挑。
一个大家眼里的疯子,只要把疯事做得够久,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天才。
这一挑挑了有一个月,杜家看笑话的人,就渐渐笑不出来了,当三百斤稻子被楚韵挑了二十斤留在手上时,这些含笑的眼睛就变成了敬佩。
第49章 发芽了
“这些破种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是能吃还是能种?”杜太太这一月间没少在家里说酸话,这时看见东西也说不出来了。
毕竟亲眼看到一个人花了大力气去做一件事后,是个人都会忍不住去关注这件事的成果。
杜老爷还是想把东西种到自己的地里,这样尽管是楚韵筛选的种子,到时候种出来也有杜家的一份。
有杜家的一份,那他这个做爹的就有发言权。
他不是看中这些稻子,而是看中稻子背后的人情。
到时候去拜访李佑纯的人他都想好了,可以让大儿子跟着一起去。锦儿不管怎么混都始终是长子,杜老爷有信心自己能把锦儿教好,然后在临终前把这个家交到锦儿手里。
杜老爷不认为自己偏心,他认为这是锦儿自己为自己争取来的,谁让人家是读书人呢?
读书人跟读书人总是能处到一起的。
这回老三见到李佑纯,人家不也没跟他们多要好吗?
若是把稻子全交给楚韵,这就成了她的私产,到时她要是叫了娘家人怎么办?帖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带了这个就不能带那个。
杜老爷心里有些觉得小儿子也不服管,他就转着话让杜太太把儿子叫过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