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就看着暗自垂泪的杜太太安慰:“好嫂子,银子丢就丢了,人才是最要紧的。”

这时屋子里已经有其他几位太太在。

都在询问杜太太:“究竟丢了多少?看你哭得这脸儿!”

杜太太不好意思说自己丢了两口袋老米,支支吾吾地不肯出声。

大家看她这样,忍不住又把银子往上翻了一番。

千八百两银子,和大爷和泰大爷,卖身也未必能在六七年内赚回来。唉。

有人认识这个巧红:“这老蹄子在主子跟前素来话少,行事也唯唯诺诺的,像同张妈妈和何妈妈一样去赌牌、偷懒,都很少。一味地抱着钱罐子过活,只是胃口大些。没想到她能干出偷鸡摸狗的事。”

有人狐疑地看着杜家人问:“你们就半点没发觉?”接着又好奇起巧红的下落。

楚韵巴不得巧红跟杜家没有一毛钱关系,要是真让人知道是巧红下套害的傅家人,那还得了。

摇摇头:“人早跑了,不知道能不能抓回来。她是山东那边来的,不知道底细,找着亲戚故旧藏个几年,谁翻得出来?当初还是我大嫂看人价便宜想寻了几个回来想给娘家人送去,才寻到这个巧红……”

眼看着要说到闵氏给娘家准备的婆子如何落到婆婆手上时,杜太太极严厉地看了她一眼。

楚韵缩着脖子不肯说了。

她便不说,诸人亦能自我补全。

谁家没有趁着东风买过便宜的奴仆?

婆媳间不就争来争去的那点事么,必定是杜家庙小买不起那么多奴才,做婆婆的眼红儿媳有钱。

没想到杜太太还是个刻薄儿媳的人……

“也是这话,如今这世道奴大欺主的事屡屡发生。杜家这是乱发好心,买了几个快饿死的奴才回来,给人吃了两口饱饭就把人喂得不知天高地厚了。”一位太太清清喉咙。

众人都有感而发,说那个老妈子是坏水种子,背主忘义,跑出去也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