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都是用不起的。

“以后我们乡的姑娘,人人都能在冬天吃上姜和辣椒。”楚韵很有信心,只要她们够努力、不害人,有她在,这两样管够道不是什么问题,道:“你们这两年不要着急嫁人,没事多去帮胡里正,给他捡柴,看田,哄着他以后给你们一块荒地,自己开出来专门种姜、种辣椒,卖的钱拿来置办嫁妆。嫁到夫家,以后日子过得不好,也有门手艺在,能养活自己。”

姑娘们把怎么种姜记下来,道:“胡里正不给我们怎么办?给了我们又要回去,岂不是给她人做嫁衣了?”

胡狸娘大喊一声放屁,道:“我爹才不是这样的人!”

结果转头一看楚韵,楚韵真的没吭声!

胡狸娘懵了,她着急道:“韵姐姐,我爹不是那种人啊!”

楚韵叹了口气,问她:“那你大哥呢?”

胡里正是个靠得住的人,只要有他出头,乡里不会有太多人敢贪姑娘自己挣的钱。可胡大爷不是这样的人啊,他比胡里正更油滑,眼界也比胡里正小得多,这样的里正,在县里会很混得开,可是对乡里人来说真的算好事吗?

楚韵又道:“胡老爹年纪大了,以后他要是愿意,我要把他和步大娘接到身边养老。”

那个时候乡里又怎么办呢?

胡狸娘也不敢说大哥跟爹一样。因为大哥的钱会先给大嫂和胡长生,他买的好吃的,常常也只给家里的男人,没有胡狸娘和步大娘、嫂子的份儿。

对了,爹为什么这么好呢?

胡狸娘想起爹娘经常说的王甜甜。

爹说:“有王甜甜才有今天的丰年乡,以前丰年乡也死过人,是王甜甜一个女人,用一颗梨改变了这里,我没道理看不起别的姑娘,万一她们也是王甜甜呢?”

胡狸娘脑子里闪过许多爹娘的话,她忽然道:“韵姐姐,我是你的人,你在乡里还有我呢,我会看着我哥的。我哥是笨蛋,不认字,他肯定不会比我厉害。”

我是你的人,像钉子一样砸进楚韵心里,她知道胡狸娘说的是真的。

“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楚韵摸摸胡狸娘的脑袋,让她说得一阵心酸,道:“那你要记得以后经常给我写信,让我知道乡里有什么事。”

胡狸娘点头,听到这里又觉得不对劲了,道:“韵姐姐,你是不是要走了啊?”

之前楚韵就说过十二月左右要走,现在乡里的事做得都差不多了,真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楚韵也舍不得胡狸娘,她还笑着问:“过两年,我接你过去玩好不好?城里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头花,姐姐都买给你。”

胡狸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她也想穿和楚韵一样的嫁衣,想飞去看不见泥土的地方。

流着口水想了一会儿那样的生活,胡狸娘又看了会儿桌上的姑娘们,摇摇头,咬牙道:“韵姐姐你不知道我有多想和你走,可是我不能走,以后我会留在丰年乡,我爹说姑娘家要过得好,就要像王嫂子,王嫂子,就是你娘,王甜甜。”

胡狸娘说到这里几乎快哭了,她真的很想去金陵、去京城看一看韵姐姐生活的地方。

她说:“可是,我是乡里唯一认字的姑娘,是秦老太太和你教我认字的,王嫂子是王甜甜,你是楚姜姜,姜姜不能留在丰年乡,那么,丰年乡的甜甜就剩我了,我走了,她们怎么办呀?”

楚韵大惊失色,她忍不住蹲下来抱住了胡狸娘,颤抖着道:“小狸猫,你太傻了,没人要你做甜甜,我和老太太教你读书认字是希望你别被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