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怕落话柄,非要整些药给自己吃。

崔盈嘴里抽搐,却也理解她的难处,两个娘家待嫁的侄女儿,无事跑到国公府来,实在是有些打秋风攀高枝的嫌疑,又不是家里遭了难来投奔。

崔氏既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又不想被人诟病,这才整日往嘴里灌药。

唉,艰难呐。

想到她以后可能也要过这种日子,崔盈心里就头疼。

不过想了想刘刺史那张褶子脸,和郑秀之那个白眼狼,她就又有奋斗的劲儿了。

崔氏将侄女弄进国公府后,后面就得看她们二人的各自手段了。

一阵虚情假意的寒暄过后,崔盈回到崔氏给她安排的住处,除了芙蕖,还另给她配了三个丫鬟。

好大手笔,给她配三个丫鬟,她记得她这位姑母好像是平妻来着?这三房的话事权莫非在她这位姑母手里?

后面一打听还真是,据说三老爷那位正室元妻酷爱礼佛,坚信自己是观音大士座下弟子转世,此生行善积德,还得过上苦行僧的生活,来世必定能重回大士座下。

于是她自己把自个发配到庄子上去了。

几日后得知此事的崔盈:???究竟是谁忽悠这位夫人的,人都快忽悠瘸了。

安定下来后,她跟三个丫鬟里面年长那个打听起穆家的事儿。

拢共五房,大房四房是嫡支,其他三房是庶出,穆家是武将世家,跟着太宗打天下承袭下来的大族,小一辈男丁多,这个名叫敏儿的丫鬟一口气说了好长一串名字。

崔盈摆摆手,让她谈谈大房的事儿,敏儿也是知无不言,她本就是崔姑母派给崔盈了解府中事的丫头,其中她更是着重讲了大房二郎的事,然后眼神迷离,好像在崇拜憧憬着什么。

二郎?不就是男主穆元承吗,三岁被穆国公抱在膝上亲自教养,六岁便能将《六韬》、《吴子》等兵书倒背如流,十四岁百步穿杨,两退南诏,四击回鹘,二十四岁官拜振武军节度使,常驻都护府,啧啧啧,如果不是书中描述穆元承姬妾争斗篇幅过长,她很怀疑这是篇某点升级流爽文。

“我记得大房不是还有个五郎吗?”

崔盈偏着头,双眸含笑冲着敏儿眨眨眼。

“五郎君他……他,他……奴婢,奴婢不敢议论五郎君。”

敏儿的神情极为复杂,又带着些讳莫如深,更是让崔盈抓心挠肺,这穆五究竟傻成什么样儿?让人说都不敢说?

她小心试探道:“五表哥他可是,小孩子气了些?”

倒也不敢直接问穆五是不是流口水尿榻上的智障,恐妨隔墙有耳,万一崔姑母派来的人里面有大房的人,那她也不用回东宁府了,直接填荷花池里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