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利桢的三路增援骑兵,在渡河的过程中损失了少量兵力,渡河之后的战斗也没能取得明显战果,只起到了部分吸引兵力的作用。很难说代国军队在日落前结束攻城是否与他们的增援有关。
回到主城禀报了情况之后,景溪急得团团转,穆陵和也利桢也都认为情况不容乐观、小城继续坚守下去只会造成更大损失。李景肃的决心因而更加坚定。
“你们几个都跟我准备一下,今晚连夜接应郑燧突围!”
写了一整回攻城……有点无聊……= =
解释下小城为啥突然被攻下:主要是北茹人吧骨子里不愿意攻城,又不怎么会。
景润跟老李一样,都是跟着羊先生学过中原人的谋略、军事的,而且学得不错
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上手,1是刘辉也没马上让他全权负责,2是总要让同僚们先表现出无能、自己再上,才能显示出本领啊~这也是谋略~
颍州双城的设计一开始是比照樊城-襄阳这对著名的双子城,不过没那么厉害,小城的规模只能算是要塞
写着写着我发现好难写啊……我是哪里有坑要这么设计……
真·自己作的设定哭着也要写完……= =
第00206章 一八六、雨夜突围(上)
雨声从亥时开始响起,起初淅淅沥沥,渐渐连绵起伏,终究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郑燧的心情便如同这场深夜冷雨一般,阴沉低落。
要塞暂时守住了,情况却不容乐观。看李景润的架势,明天只要不是暴雨天灾,攻城势必更为猛烈。即便这场雨绵延到明日,对于交战来说可能略有不便,也不会减缓李景润志在必得的执念。与他正面对战一天的郑燧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而郑燧别无选择。
他不畏战,也不怕死。身为武将,心中自当有马革裹尸的觉悟。
可即便是将生死置于度外的大战,却也不是为了求死而出战。奋勇杀敌、拼死力战,求的是一条生路。
他用这番话鼓舞士兵,也鼓舞自己。激战一天伤亡惨重,士气难免低落。可如果不能迅速振作起来,明天死在城下的便会轮到他们。
他相信南岸主城一定也在积极谋划如何破解危局,不会将他们这些人留在困境中坐视不管。尽管北岸小城里的守军全部都是颍州兵,将官包括他自己在内一个北茹将领都没有,他也不担心李景肃会借刀杀人。
李景肃和也利桢,都不是那样的卑鄙小人。这些拥护司徒曳而来到颍州的北茹人是可以信任的兄弟,郑燧毫不怀疑这一点。
夜已深,郑燧仍旧睡意全无。挂念着城墙上站岗值夜的士兵,便决定再去巡视一番。
因着下雨,夜色更为深沉。好在雨势不大。秋意虽浓,到底还不到真正转冷的季节,这样一场夜雨倒让人觉得格外清爽。若非战事严峻,拥着情郎坐在檐廊下听雨小酌,光是稍加想象便觉风雅至极。
郑燧轻不可闻地叹息一声,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景溪。无论如何,他都想活着跟景溪一起,走过刀山火海的战场,走进永嘉帝司徒曳的新朝。他不惧死,但更想活。
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声音,叫着“阿燧”迎面扑上来将他紧紧抱住。
他因为在想着景溪,脑子慢了一拍没能反应过来,但长期习武的身体还是本能地补上重重一个肘击,实打实落在对方肋间,打出一声委屈的痛呼。
“哎呀好疼!你干什么呀阿燧?是我啊!是我!”
“……”
郑燧目瞪口呆地看着放开怀抱的青年呲牙咧嘴地捂着肋下在自己面前蹦来蹦去,竟然真的是李景溪。他随即看向守在屋外的亲兵,沉声问他们:“你们知道是他,才不阻拦?”
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