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说只是一掠而过。

他的伤势已无大碍,以督战身份入住小城也有半个多月了。小城原先的守将仍旧官居原职,只是全部归他调遣。小城上上下下驻守的兵力仍以颍州将兵为主,几乎没有北茹兵,这也是李景肃安排他来担任最高负责人的原因之一。

这半个月来,战事起起伏伏,几乎没有间断,却也相对稳定了下来。代国军队的攻城终究给他一种不成章法的感觉,对于守城战经验丰富的郑燧和颍州兵来说,应付起来并不艰难。

但他也不敢松懈。刘辉的兵力终究颍州目前全部兵力的三倍,若是单独集中在小城这一处战场,更是超过了十倍。兵法云,十而围之。刘辉要是反应过来,以全部兵力压上来硬攻小城,情况会大为不同。

穿戴整齐的郑燧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出迎来崭新的一天,却很快发现今天或许就是大为不同的一天。

攻城的主帅,换成了李景润。

之前的进攻中也有李景润的身影,但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帅,更像是各自为战。而这一次,松散没有章法的代国骑兵在李景润的全盘指挥下,明显有了更多的耐性和韧性。

进攻始于日出,从一开始便格外猛烈,参与攻城的人数也明显更多。除了之前用过的云梯、冲车等器械之外,郑燧发现城外西北角还有一队步兵在盾牌和弓箭的掩护下正在奋力堆砌土山。因为动员的人数多,速度非常快,看样子竟然是从天不亮就开始摸黑赶工。

郑燧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紧迫。

他立刻动员城中所有的守军,连同预备队也全都投入战斗。训练有素的士兵面对强大的进攻压力显得毫不慌乱,用投石器、弓箭、滚石抵御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在他们看来,这次的进攻虽然人数多了一些,应该与之前没有太大差别。只要扛住攻势,代国军队疲惫烦躁之后自然会收兵回营,结束战斗。

只有郑燧早早意识到这次的情况与之前不同。尤其是在发现通往南岸的浮桥也遭到攻击、守军正在奋勇杀敌时,他当机立断派出传令兵,火速赶往南岸主城求援。

站在北城墙主战场,郑燧看到站在城外高地上指挥攻城的李景润,不由地咬紧了后槽牙。

“该死的李景润!”

尽管与李景溪情定终身,对于景溪的亲哥哥李景润,他从未想过原谅或者和解。李景润做过的事是无法被原谅的,他明白景溪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自从李景润叛逃,郑燧就再没从景溪口中听他提起半个字。

他其实很高兴与李景润正面相遇的人是自己,而不是景溪。尽管不再提及,尽管不可能原谅,他们终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郑燧不想让景溪对手足血脉挥刀相向。

但他听李景肃说起过,李景润此人的心机和智谋远在景溪之上,不可小看。想必代国军队突然集中力量围攻小城,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正是出于他的献策。要真是这样,以十倍兵力全力围攻,战局不会太乐观。

郑燧沉吟很久,却拿李景润没什么办法。城内所有的弓弩,即便是为了守城安装在城墙上的强弩,射程也无法达到李景润所在的位置。那人的确不是逞强斗狠的角色,行事处处透着精明。

但他还是走到了角度最好的一张强弩旁,让弩手为自己让开位置,亲手射出了饱含恨意的一箭。

弩箭发出呼啸之声破空而去,扎在李景润的坐骑前方五步的位置。李景润倏地转向郑燧的方向,与他遥遥相望,同样也是志在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