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优势顿时荡然无存,且难以在步兵身后集结起来再次发动进攻。
步骑演阵的同时,郑燧和李景溪纵马挺抢缠斗在一起,正在进行马战决斗。白衣银甲的郑燧和红衣赤甲的李景溪一个舞动长枪、一个使方天画戟,胯下坐骑绕着演武场奔走,两人在奔驰的马上相斗,对个人武艺是极大的考验,但也极具观赏性。眼见战袍翻飞、枪戟峥嵘,两个英武俊朗的年轻人上演的这场武斗,博得了全场喝彩。
阵型演练完毕时,武斗也戛然而止。二人的坐骑刚好在正对司徒曳的位置停下,枪戟相交,不分胜负。
全场掌声雷动,欢呼喝彩,既是为了阵型演练的成功,也是为两名年轻武将的勇猛。
郑琨率先向司徒曳道贺,盛赞李景肃训练有方,创制出的阵型精妙绝伦。司徒曳秀美的脸上喜气洋洋,显而易见地高兴。被夸奖的李景肃却比他淡定得多,神色如常地客套回应。
“不知此阵可有名字?”司徒曳问李景肃。
“不曾命名,只以人数之故,称为‘小阵’,以区别于两军对阵的排兵大阵。”
郑琨进言道:“不如请陛下为此阵命名。”
司徒曳笑道:“也好。朕见此阵聚散如莲花开合,不如将其命名为‘菡舞阵’,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郑琨道:“臣认为极好!”
李景肃道:“陛下喜欢就好。”
“那就这么定了!参与方才阵型演练的士兵,双方皆有赏赐!”
这功夫,郑燧和李景溪也说说笑笑地上了观演台,李景溪的手还搭在郑燧肩上,走得近了才赶紧放下。郑琨瞥见一眼,心里嘀咕“仲源跟这北茹小伙子交情倒是好”,没往别处细想。司徒曳光顾着高兴,并未注意。李景肃却瞥见了这一细节,暗中会心一笑。
不过再看一眼郑琨正直的侧脸,又觉得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顺利。
演武会到正午时分圆满结束,上上下下都很高兴。杨烈更是破天荒邀请李景肃去家里喝酒。李景肃自是欣然应允。
司徒曳跟郑琨和方淮同车回府,一路上也在聊着军务。他原本对军事并不在行,自从跟李景肃在一起,两人没事的时候,李景肃便会教他一些军事常识,跟他讲些行军打仗的逸事。他学得快,李景肃也愿意教,如今谈起军务已能头头是道,再不像从前在朔阳朝堂那样任人糊弄了。
“出兵朔阳一事,筹备得如何?预计的三万兵力,何时能够集结完毕?”司徒曳问郑琨。
“回禀皇上,兵力之事,李襄王那边的五千骑兵,预计四天后便能赶到。从祁州抽调的一万人,则需大约十天。粮草的筹备已经差不多。按照计划,能在三月下旬出兵!”
“快入夏了啊。”司徒曳小声说,“不知能不能在酷暑之前结束战斗?”
说着看向方淮。收复朔州、夺还朔阳,已正式宣布由方淮担任主帅,杨烈为前锋,也利岚为粮草护卫。朔阳如今由几股盗匪流寇分散占据,并不难打。郑琨他们唯一的担心是一旦大军压境,流寇们可能会迫于压力团结起来,建立统一的城防。因而最好的方式是速战速决,赶在流寇回过神来之前各个击破。
方淮答道:“臣已有计划,不会令朔阳之战演变为攻城拉锯,避免百姓再受兵连祸结、围城困顿之苦。”
“以朔阳之现状,若是围城,只怕盗匪不会善待百姓,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百姓们又要遭遇大难。”司徒曳轻叹,“朕已经对不起他们一次,不能再对不起他们第二次。朕就将朔阳托付给你了,怀兴。”
方淮动容道:“臣身为京兆尹,无力守护都城,令皇上北狩,本是千古罪人。如今皇上再给臣这个机会,臣定不会辜负皇上、辜负百姓!”
司徒曳轻轻摇了摇头:“朕的事,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