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男人有过复杂的情史,这一点,在他们约会开始他就对李鱼做了必要的交代。他自己认为坦白这一点很重要,以后她会慢慢发现,曾经有过的情史让他洞悉感情是个什么东西,甚至包括他并没有涉足其内的婚姻。他还认为,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有过情史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
李鱼当然赞同于姓男人的观点。
当时于姓男人请李鱼在一家海鲜店吃饭,中间李鱼拿出手机分别给张黎明和王铁发了一条内容相同的短信,大意是告诉他们,她在跟一个男人相亲。两三分钟之后,手机发出来信提示,是张黎明,回信异常简短:是吗,好啊,呵呵。
这个短信没有超出李鱼的猜想,一段时间以来,张黎明一直用此种方式对她进行着敷衍,这敷衍里有一种明显的推拒的力量,每次读到类似短信,李鱼都感到心里疼痛。有时候她甚至希望他对她的短信装聋作哑不予应答,但是张黎明不这样做,他有信必应。在交往之初的一到两年里,他们有过如胶似漆的时光,李鱼的电脑里至今保存着一个加密文件,里面下载着张黎明写给李鱼的三百多封电子邮件。后来因为工作日趋繁忙及一些小变故,他们把电子邮件改成短信,每晚通过短信互道晚安。再后来,这些短信日渐稀少,直至消失。这样的果当然存在着因,李鱼也说不清那个因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些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耐性在日渐削弱直至消亡。有那么一段时间李鱼工作和生活里发生了一些小烦恼,她事无巨细喋喋不休地在邮件里向张黎明倾倒,一开始张黎明还很诚恳很引导地帮李鱼分析和排解,但是这样的情况发生N次以后张黎明明显有些疲累。中间由于他对李鱼的一些疏忽和怠慢,李鱼又给予了一些喋喋不休的埋怨。意识到情人那里其实并不能负载太多东西的时候,李鱼同时意识到为时已晚。事实也正是如此。
李鱼拿着手机做了一个决定,她必须跟张黎明好好谈一谈,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