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好的。”盛无崖知道自己这是要真正踏入这个武侠世界了,以后说不定可以天天把牛顿从棺材里叫起来讨论人生哲学,心情颇为忐忑。逍遥子要求她每日卯、午、酉三时都要用心修习吐纳术,哪怕以后习得了高深武功也要坚持在这三个时辰练功,盛无崖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
练完功后,逍遥子就给小徒弟弄早饭吃,牛乳、鸡卵、鱼虾豚肉从不间断。吃完饭,就是读书习字的时间,盛无崖开蒙的第一课,就迎来了《庄子》首篇《逍遥游》。
逍遥子的教法很粗暴,就是他读一遍,告诉小徒弟每一个字的读音,然后再让徒弟诵读,直到背下来。背下来后还得默写,至于意思,并不解释。他想着徒弟毕竟还小,书里那些玄之又玄的道理小家伙不见得能理解。
完整的《逍遥游》挺长的,不是只有盛无崖记忆中课本里的节选章。她以前做学生时,只背过课本上要求的必背段落,就算那时因为考试压力背得纯熟,工作后也早就忘了。如今跟着逍遥子重读,只读了一遍,她就发现自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了。
盛无崖惊了,而逍遥子则是一副“我的徒弟理应如此”的表情。见她背下来了,就拿出笔墨让她写字。盛无崖恍恍惚惚地铺纸研磨,整个人都沉浸在“难不成这辈子我是个学霸?”的震撼中。研好磨后,她用毛笔饱蘸墨汁,还没落笔,墨汁就已经滴上了宣纸,熏染成一团巨大的墨点。
此时师徒二人已经远离真定府,歇在一条解了冻的春溪边,山峦新绿,芳草抽芽,软软的东风拂过面颊,让人身心皆暖。盛无崖默默地把那张纸团吧团吧塞进怀里,挤出毛笔中多余的水分,重新抽了一张宣纸落笔。
好在这次没弄出墨点,但写出来的字嘛……饶是他师父,也不禁皱上了眉。不过逍遥子很快就想开了,毕竟他徒儿才一岁,手上无力,能指望她写出什么字来呢。鬼画符就鬼画符吧,以后大了就好了。
第3章 风初定 缥缈峰头云散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
或许是怕麻烦,逍遥子一路上尽量避开了宋国的大小州府,专捡那些荒僻的野径赶路。只有在马背上的物资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带着盛无崖进城。盛无崖非常怀疑,如果不是自己和那马儿的拖累,她师父应该会在地图上粗暴地走出一道直线,视险峰幽谷为无物。
可如今,他身边多了个拖油瓶,就不能这样随性了。一身白衣宛如谪仙的男子,也挽起了袖子给小徒弟扎头发、热牛乳,逮河鱼、剥鸡蛋,还教她识文断字、知事明理。盛无崖就在北国的千里春光中,飞快地将《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等《庄子》内篇背得滚瓜烂熟了。学完这些后,逍遥子本打算接着往下教《外篇》、《杂篇》里的内容,无意间听到小徒弟在那少年老成地感叹什么“圣人说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注1)’,我之分成毁立,又在何处?”,愣了愣,便放慢了速度,从《逍遥游》开始逐字逐句地给小徒弟讲解圣人的真意。
尽管学习的进度放缓,盛无崖还是在西去缥缈峰的路上学完了整本《南华经》,又将《道德经》、《淮南子》、《管子》等道家经典倒背如流。
师徒二人离开大宋河北路后,穿过河东路宁化军与辽境武州的边界线,没多久就进入了党项人聚居的大片土地。一路上遇到的名山胜景、险峰大河,逍遥子都会把它们的沿承来历细细地讲给盛无崖听。进入河套平原最东边的地界后,他指着茫茫沃野对小徒弟说道:“黄河九曲,唯富一套。此乃养马之所,来日李夏必可与辽宋争雄。”
逍遥子口中的“李夏”,指的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其首领李氏一族原姓拓跋,唐太宗时赐姓李,以后就一直以“李”为姓。眼下党项人臣服于辽,其主李氏被辽人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