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看着被牵着的衣角,柔声笑道,“都哭花脸了,爹爹和哥哥们回来就不认识你们了。”
团团才不会被骗到,爹爹虽然会背着阿爹凶他,但是爹爹也很喜欢他。
不停地追问爹爹什么时候回来,至于哥哥们,他没有记忆,只停留在外公和阿爹的口中。
李瑜没办法,指着家门口的柚子树道,“等柚子变黄了,他们就回来了。”
于是,孩子们就天天盯着树上的柚子看。
团团看还不算,每天起来就对着柚子树一叩三拜,还上香的。
一天住村里一天住城里,往返就李今明赶着骡车送。
这倒是让李松涛很满意,和孩子漫步田间河边看花看野草,俨然颐养天年的模样。
许桂香每次干活碰见李松儒带着孩子玩耍,羡慕得不行。
她也想抱孙子,那虎平头也是的,大的喊小的回来,反倒大的还留下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她一想那战乱逃荒的情景,人比畜牲还不如,啃草根吃泥巴,妇孺成了粮食的交易品,那心肝就颤得发抖。
孩子们想做的事情太大了,她不能理解,但是看着李瑜李松涛都没说什么,她也只能试着理解。
只等虎仔回来,狠狠赏他几大脚。
李松涛见是许桂香愁眉苦脸的,安慰她道,“前线战事很顺利,估摸着十月就要撤兵了。年底就能回来过年了。”
到了九月,一往无前的大胜仗逐渐胶着。
大军先后收服了大河县,一连攻下高句丽七座城池,只要把万青城打下,那大军便直捣高句丽王廷了。
但是万青城很难打,依山建城堡垒防御坚固,城主誓死防守。笃定朝廷大军粮草不足,一到秋冬,粮草运输困难且天寒地冻,南方人不适应便会撤军。
近日的朝会都是关于粮草药材等后勤问题。
大战后期,即使前期粮草准备再充足,后期都困于粮草。
那十万大军每人每天要啃七斤干粮,才能穿得动四十多斤的铠甲,挥得起七八斤的长枪。
数万战马、后勤四十余万民夫的口粮更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国库耗尽,百姓负担过载,盛世曙光逐渐暗淡。
可尽管如此,皇帝仍旧不想下令撤军。
他出生世家,前朝末年起义,迫切想要前朝没有的功绩来证明正统。
开局一往无前的连连大胜,让他对攻占高句丽充满信心。
彪炳震撼史册的功绩近在眼前,怎么可能撤兵。
而朝廷大臣也就是否退兵激烈争吵。
大多数都主张一鼓作气攻下整个高句丽,这件事足以震慑周边小国,使四方来朝彰显国威。
前朝多次没打下来的,在本朝打下来了,朝代的功绩攀比令群臣狂热。
虽然这些人之前也不赞成打仗,但现在都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战事一直到十月还没进展,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输送战场的药材大部分都霉变掺假。
起因还是章小水负责带领两千民兵,护送后勤药材渡过安定江至高句丽腹地前线,在高句丽境内小牛山,偶遇两千敌军轻骑偷袭。
两千轻骑对两千民兵,原本必死的结局。
但是章小水还留有分兵后手,一遇敌袭便吹响号角,相隔十里的其他几条山路分兵听见山谷回响,会立马赶来。
五百骑兵就是章小水他们自己训练的精兵,分了两路,夹道奔跑地动山摇,山谷嘈杂回响。
战乱时高句丽人心神慌乱,加上章小水说他们只是诱饵,在此等候他们多时,以此山谷夹道前后援军包抄围剿。
而高句丽人原本连连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