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头了就狠狠报复。
不管如何,郑秋菊的两亩田地,在里正和黄家宗亲的对峙拉扯下,还是要了回来。而黄书生丢了大脸,一蹶不振,整个人浑浑噩噩,觉得自己生不出孩子,人生活着没盼头了,还要奔什么光宗耀祖。
章小水道,“我们那边挺顺利的,时机来的好,里正的女儿恰好和离,他很拥护这新律法。”
“那就好,哦,对了,过几天就是县试,读书人都有个风俗,会送猪蹄,还是熟的,意思是熟蹄押对熟题的意思。你们家多进点货,生意肯定好。”
本地的其他卤煮显然熟悉这风俗,这两天猪蹄都要开始涨价了。
张家在最近这几天,都会大量进货,熟蹄一只卖到七八十文也有人抢。多是买来巴结家里有读书考试的乡绅家。
张家卤煮生意在华水县是响当当的百年老店,但是铺子也不大,很低调,甚至都没有堂食,一进铺子就是台面,各种卤钵摆成一排,生意一直不错。
张老板吃过章家的猪蹄,味道也确实不错,但好在卤猪蹄市场还不饱和,章家虽然味道好价格便宜,但是量少,张家生意依旧没受到影响。只是偶尔有食客抱怨对比,怎么章家的只要一半的价钱,他家怎么卖这么贵。
以前还能用百年老店招牌服人,现在食客不买账了,你百年还没人章家新出的好吃。
张老板原本也没把章家放眼里,他家走零散路边摊,他家走高端富人专供,这市场不搭噶的。但是前两天,县令都去吃了,这城里的富人也不端着了,纷纷派人去章家买。据伙计回来说,三十只卤猪蹄,一出摊就被买光了,还有好些食客要求加钱,只为了自己能尝到一口。
有些人家被章家馋的不行又买不到,便只有跑来他们家买。以前他们家都是第一选择,现在成了替代品,看着生意不影响,但这憋屈也只有老板知道了。
张老板越想越难受,翻了店里昨日账本流水,皱眉道,“怎么卤下水比前天少一半的进账。”
伙计小声道,“昨天章家也开始卤下水了,比咱家卖便宜三文,量是差不多的都是巴掌碗大小。还比咱家满。”
这时候又进来一个伙计,“老板,刘屠夫说猪蹄还是只能供原先的量,一只都涨到十五文了,他还是不卖,说是和章家签了契书。”
张老板莫名觉得自己被撬了墙角的难受。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刘屠夫心里是第一大客户,结果现在为了新来的章家,拒绝了他!
“是不是你钱没加够,就算一只二十都全买了。”张老板道。
伙计低声道,“我加到了二十五一只。”
张老板:……
都同音姓,怎么他这个张老板就被抛弃了?
伙计颤颤巍巍道,“那咱们的猪蹄这次要涨价多少?”
张老板骂道,“涨个屁,你动动脑子想想章家会不会涨。”章家不涨,他家涨,那百年老店的名声都要搞臭了。
伙计忙道,“那食客们肯定惊喜,会感激老板您的。”
张老板嗯了声,心想只有赚口碑了。
出乎意料的,这回张家猪蹄没涨价,但被夸的,全成了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