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丝瓜着实嫩啊,瓜蒂的枯花还在,嫩条条的看着水心的很。
“怎么卖的?”
“三文钱一斤,今早刚摘的。”
旁人都卖两文,但瓜嫩妇人也爽快,挑了三根。可丝瓜最长就男人手掌长,太嫩了不压称,三根不过三两。
妇人见摊子上还有五六根大的,看着还是比其他人的摊子嫩。这人家也是舍得摘,一般菜农都舍不得这么小的时候卖,价格贵一文也有道理。于是妇人二话不说就全拿了,就算自家吃不完,街坊邻居送一根儿那也是热络的。
最后一堆丝瓜卖出去了,收得四文钱。加刚才卖的一共赚了八文。
李瑜又问那妇人要不要姜,妇人没见过鲜姜,再瞧李瑜好看心下也存疑不肯买,只图好奇问了个价格更是摆手。
李瑜也不灰心,笑着给妇人添了两把紫苏。
妇人得了实惠瞧李瑜也有好感,便说这姜寻常人买不起也不认识,最好还是去有钱人家后院子去问问。尤其是挨着县署后街,那一带都是吃公家饭的。
李瑜谢过,也有了思量。
一旁摆摊妇人惊的嘴巴都张大了,这就是生姜,竟然七十文一斤?宝贝疙瘩都没这么贵吧。
李瑜先前闲聊就摸清这妇人家离山狗村天南地北两个方向,自然不怕生姜泄露出去招人惦记。此时也只是说从山里挖出来的。
李瑜又守着摊子两刻后,还是没人来买。倒是隔壁妇人开了几次称。李瑜决定带着章有银去巷子问问。
好在南瓜藤和红薯叶子买完了,不然放来放去会枯败了水份多了伤痕,最后就只能两文钱全部贱卖了。
走之前,他又掏了五文钱在妇人那里买了五颗鸡蛋。
原本赚的八文花了五文,加兜里原本备的五文,一共还有八文。
这五文钱也花的李瑜心疼。但孩子男人完全没油水,他心也疼。
人头税要五百零六文,家里只有四百三十文。不过大黄村的大户欠有工钱一百文,要是能取来也就够了。要是章有银还取不回来,他就挑个好日子去那家门口躺一躺。
李瑜走时还把石头让给了那妇人 ,妇人继承皇位似的一屁股坐着笑得合不拢嘴,发财好卖的好话不要钱的脱口而出。
李瑜也回了吉利话,带着章有银出了东市交还了木牌。
李瑜对县署衙门不熟以前卖菜也只在东市,几年没进城更加摸不清东南西北。要章有银带路,章有银信心满满原地转了几个方向后,最后往城门口带。要不是李瑜时刻记路,不知道要白瞎折腾好久。
李瑜叹气,章有银背着货物,手牵着李瑜可怜兮兮的低头不敢说话。
李瑜瞧着他这样,怕是早几年被自己骂惨了心里有阴影。
这时候,章有银肚子又咕咕叫起来了。即使他已经吃了三个洋芋,到底是成年汉子不顶饿。
李瑜又在街边给他买了两个馒头。兜里还有六文。
馒头递来,章有银就知道李瑜不恼他了。傻傻嘿嘿的笑喂李瑜,李瑜不饿,但章有银非要喂他吃。大街上拉拉扯扯的李瑜脸臊的慌,恶狠狠的咬了口大的。
章有银终于满意了。
笑呵呵的道,“阿瑜真厉害。”
章有银傻气让路人不免多瞧一眼,李瑜也视若无睹。
自然最开始他不是这样从容接受。
最开始卖菜时,章有银吆喝叫卖声大,拿胳膊挥舞的夸张,引来好些孩子嬉闹起哄跟着学。
卖菜的、买菜的像是看傻子一样朝他们笑。
李瑜心里复杂,颇有种羞怒无能最后化作一肚子闷气又不知道怨谁。
他问章有银知不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
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