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人出门时,灶屋里很暖,烧了一夜的树桩子把屋里每个角落都熏热了。初一这里的习俗是不煮米饭杂粮,吃汤圆寓意团圆和吃馄饨像是吃金元宝一般发运亨通。
昨晚守岁时,汤圆都揉捏好了,馄饨也包好了肉馅。
早上的时候,大家对昨晚发生的事情都没说,章峥宿醉应该是不知情的,且应该断片了。
不然以他的脸皮怕是要扭捏不自在一会儿。
大家都默契的没提。
但章峥煮了鸡蛋,没问眼睛怎么肿的,直接剥蛋壳在章小水眼睛周围滚,消肿。
怕是章峥不仅没断片,还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章小水抓着章峥的袖子,嘴角嚅嗫了下。
“闭嘴,我都不记得。”
章小水嘻嘻笑。
“好嘛。”
他昨晚进屋时,就被亲了,章峥还给他擦了眼泪,亲他眼皮,但亲着亲着章峥就睡着了。
所以他以为章峥是太醉了才睡着,但现在看,也可能是还没想好怎么面对?
不一会儿,院子跑来杂沓的脚步声,一听就有三人,门口草帘子被掀开了,一阵寒气混着兴奋的招呼声,“哟,哄哄哥,早啊。”
石墩带头起哄,虎仔和周小溪都一脸兴味的笑。
章峥一脸冷静,“谁?”
虎仔贱搜搜的趴在周小溪肩上,“我钱都给你,你哄哄我嘛。”
周小溪脸红扑扑的,不过不是害羞,是听到一大早上听到石墩的话,连路激动的。
啧啧啧,章峥你也有今天哦。
章峥道,“你们说呗,造谣就凭石墩一张嘴。被他耍的团团转。”
虎仔和周小溪一想也是,毕竟完全不像章峥的性子。
两人看向章小水,章小水一脸茫然,“你们在说什么啊。”
石墩道,“好一出夫唱夫随。”
李瑜见再说下去,章峥脸色就要绷不住了,他开口道,“你们都吃了吗?”
自是吃了才过来的。
大年初一要上山寻柴也是寻“财”的意思,祈祷新一年财源广进。
他们都拿着柴刀约着一起上山,就连很少进山的周小溪都会去。
章小水也转移话头道,“阿爹,你这几天是不是要生了,乳娘要不要接来家里住啊。”
刚好小井村有妇人才刚生三胎,孩子三个月了,她刚准备断奶下地干活儿,就被章家寻到了。
这人算关系,春妮儿还得喊声堂嫂,男人也是一个村子的青梅竹马。
张木匠说这家人都是勤劳肯干的,就是家里穷,男方女方都是独生。
两人都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两个八九岁的儿子,还要供养体弱生病的岳丈。
妇人是不下地干重活,两家地加起来十亩,地里就男人和公爹干。这活儿压根干不出来,粗种也没产量,那堂嫂也不顾旁人闲话,拎着锄头和男人公爹一起下地。
还是有些胆气的。
尤其是当地的风俗是这样,其他不下地干活的女人会挤兑,明里暗里说人太勤快,不知道想赚多少大钱。还说下地干粗活,男人就会嫌弃粗糙不会疼人了。
而本地男人也觉得女人下地干活没脸面,女人天生就是养家里,生孩子洗衣做饭,搓麻织布的。
但是堂嫂家里人口多,田地少,尤其是堂嫂她娘还看病拖累,哪还顾得上旁人说什么了。
“堂嫂新年好,你这些天把行李收拾下,要是我师父生了,你也好方便赶去。”春妮儿对王燕子道。
王燕子笑着道,“好,都收拾好了。我怕巴不得快点去章家。”
春妮儿见堂嫂准备好了,便回家了。雪天,她专门绕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