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籽绣,但架不住他手巧刺绣灵动,一条就上到了七文。

一天可以赚毛利七八十文。这可是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快抵上周圆以前穿乡卖豆腐的了。别提周小溪现在正还是不知道累的年纪,觉得刺绣手工活儿,动动手指就好了。

他做多少铺子收多少,还是铺子守着他来。

之前章家姜地出事,周小溪帮忙扯,没心思搞活停工几天,那铺子派伙计守着送豆腐的周圆问情况。

得知只是休息几天,才松了口气,周小哥儿的帕子卖的格外好,就是十文一条也销货快。

“你说周小溪都会这么赚钱,那李瑜不是赚的更多?”

“这就不知道了,没听说过。”

“闷声发财呗。”

“我婆娘都心动想送闺女去学。”

“学那有什么好,要学费不说还得年节给人送礼,好不容易学会了出师了,那就要嫁人给别人家赚钱了。”

“那是的,吃饱了撑着想这些。地里收成不行,还是想想怎么过这个年吧。”

但还是有人好奇的,“那之前周小溪没选上绣坊,还以为他跟着李瑜瞎学,没想到李瑜是真有两把刷子。”

张春妮儿知道,李瑜一条缎面苏绣,那游鱼水草鲜活放阳光下都怕游出来。

周小溪说针法和绣法复杂,一条要刺绣半月,可价格也贵,三百文到一两都有的,还接客人的花样定制,布料客人也自己出,价格便更贵了。

李瑜自己一个月就能赚近一两银子,铺子老板劝李瑜勤快点,一个月多刺绣几条,可这东西费神费眼费心血,章有银父子三人都盯着,不让李瑜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