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熟人了,价格也很公道,一大海碗的酸菜不算油盐柴火等杂费,就原材料就得三斤酸杆儿,章家只象征性的各收了五文。无他,章有银也要摊子要苏紫给他卖酸杆儿、酸豆角。
章有银先试水第一步做小吃,但是确实分身乏术又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但完全不行动变成了空想,于是和苏紫的摊子合作便成了两全其美的法子。
如今世道逐渐好转,各种物价都在涨,又因为天干时蔬价暴涨,章有银的酸杆儿一斤卖五文钱,炒好的熟食是论木勺卖。还是一勺一文钱。
且章有银每天只炒两大海碗,多的没有,想吃还得趁早,连带着苏紫的生意都好了许多。
来晚的或者觉得价格贵的不卫生的,自己买酸杆儿回去自己炒,结果发现还得是卖的好吃。
李瑜对许桂香道,“能赚钱的,面摊子上卖可好了。一天六十文保底。”
原材料红薯藤都是喂猪的不要钱,就是腌制泡坛子的时候要些盐、花椒、蒜瓣、生姜,价格成本也在三十文左右,一坛子酸杆儿可以炒三回,净赚一百文多一点。
除此外,酸豆角这些天也赚了近两百文。虽然现在树上没嫩豇豆了。
几天下来,轻轻松松入账五百多文。可比进山打猎划算多了。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磨人。
不算孩子们扯红薯藤的活儿,就是炒菜也辛苦。
章有银要每天卯正(5点)起来把当天的酸菜炒好,交给去城里送豆腐的周圆,由周圆把菜交给苏紫卖。
夏秋农活重,章有银确实每天都精力排满了。
而且做红薯藤也挺麻烦的,把杆儿去掉叶子洗干净在簸箕里晾晒干水份,然后再打山里的泉水混着配料腌制,腌制还得一根根理整齐放进坛子才腌制得多。就是后面取出来切也方便些。
摘几百上千根红薯藤叶子和把杆儿理整齐,那都要人耐着性子做的。
章小水觉得屁股都坐肿了。
许桂香听李瑜说完惊诧,“这么赚钱!”
“乖乖,说给村子里谁听都觉得不可能啊,喂猪的苕藤咋这么紧俏了,竟然比豆子价格了。”
心里热了下,但转眼一想那得是章有银的手艺好啊。
她道,“这事儿喊我家二郎来帮忙做,摘叶子理杆儿的七岁小孩子都能做,哦,对了还把小月牙喊来,反正她在家就是带着丸哥儿,别看孩子小,这种活儿他们干的还比大人麻溜。”
周小溪连连点头,心想自己前几天怎么没想到,他道,“好好好,我这就回去把他们喊来。”
李瑜笑道,“那感情好,人多手快。”
许桂香观李瑜面色,这几年身体养的好,面色红润气血足了不少,见周小溪溜回去了,章小水去水池子边洗萝卜,章峥在捣鼓兽夹子,许桂香悄悄附耳对李瑜道,“你也知道人多好办事,你现在身体也好了,没想再生一个?”
许桂香过来人看戏的眼色,瞧得李瑜面色有点热,下意识瞥了下孩子们,见他们忙自己的才低声道,“这事强求不来。”
哥儿本就不易有孕。
许桂香道,“有啥强求不来的,老章要是忙碌过虚,你买几副药给他补补。”
李瑜咳嗽了声,“随缘吧。”
许桂香不禁惊疑道,“你都没给你家老章正名下?难道真不行?累脱了?”
“看着身强力壮的,不应该啊。”
……
李瑜脸这下真红了,回头见两个孩子都没看来,心里还砰砰的跳。
许桂香还道,“我就是看不惯赵丽花那嘴脸,山子读书还没得功名了那就是一副官太太的做派,你赶明儿也生个玩玩,你生的孩子读书指定厉害,你看水宝就很厉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