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应声而去,婉潞重新躺下,只是闭目养神,不觉沉沉睡去,睁开眼的时候外面已红霞满天,不晓得是什么时候,刚把帐帘掀起,丫鬟就走进来:“奶奶好睡,都快晚饭时候了,方才董嫂子还在那里说要不要进来瞧瞧奶奶呢。”
自己竟睡了快一天,婉潞掀开被子下地,丫鬟已经给她披上衣服,又扶她到梳妆台前坐下梳妆。梳洗完毕,婉潞觉得舒服许多,把春燕叫进来问了问,知道潘氏是在楚夫人房里晕过去,太医来瞧过后说是积症,只要调理着就好。
春燕又道:“太太还打发了人来寻药呢,姑娘交代的药丸也拿出去配了,过个几日就好,都晚饭时候,该传饭了。”婉潞笑笑:“不用传饭了,这一日我也不饿,你交代他们做碗汤来,吃两块点心就好。”
汤传来,是一大碗竹笋火腿干丝汤,婉潞打了一碗汤喝了又吃了两块点心就觉得撑的难以下咽,把剩下的点心和汤赏丫鬟们吃了。
于情于理都要去探望潘氏,吩咐丫鬟寻了几味安神的药就往潘氏院子里来。潘氏就住在楚夫人上房后面,赵大爷的妾迎了出来,这几年赵大爷虽没添新妾,房里的丫鬟凡看的上眼的几乎都收了,好在没有生下什么,不然楚夫人又有得头疼。
潘氏躺在床上,珍姐儿坐在床边伺候,屋里几个丫鬟也是穿的和别的院里的人有些不同。见到婉潞,珍姐儿上前行礼,她今年也十三了,到现在赵大爷的这几个儿女一个定亲的都没有。
虽然是为了侯府,但这些事也是因自己而起,婉潞挽了珍姐儿的手走到潘氏床前:“大嫂可觉得好些?我带了些药来,大嫂瞧瞧可有合适的?”潘氏面色还是那样蜡黄,半闭的眼这才睁开,眼里有怨恨,有难过还是一些茫然。
婉潞伸手给她掖了掖被子,潘氏娘家在她祖父去世居丧期间,她的三叔叔添了个女儿,这消息让京城哗然一片。虽说居丧期间也有人偷着同房的,但绝不敢生下孩子来。皇帝虽没行夺爵之举,还是把潘氏父亲叫进宫大加训斥,潘氏的三叔叔在丁忧前已是四品知府,也被皇帝下旨永不再用。
潘家除了爵位,就是这个三叔叔的官职最高,一旦永不再用,再加上潘氏的几个兄弟也是碌碌无能之辈,潘府败相更显。潘氏指望的就是能够承爵后帮娘家一把,横空被人夺了世子之位,潘氏怎能不恨。
两妯娌相对无言,过了会儿潘氏才叹气:“也是我命苦,怨不得别人,六婶婶,我这一生也就这几个儿女,他们亲事都没着落,就全靠你了。”潘氏说的灰心丧气,婉潞伸手握住她的手:“大嫂说什么呢,侄子侄女们的亲事总要你亲自去相看。”
当着珍姐儿的面,潘氏也不回避了,苦笑道:“我,我已是个废人了,算不上什么。六婶婶,你比我聪明能干,将来又是要承爵的,你的面子要比我大的多。”
作者有话要说:真想快点写到分家掐架的段子啊,可是这些又不能不交代,哎。
训侄
-->
这几句话听的婉潞一阵心酸,虽然是为了侯府才出了这个计策,可是这也是一把把潘氏的希望灭掉。看着潘氏蜡黄干瘦的脸,方才眼里的光已经全都消失,又变成一片茫然,自从知道世子之位落到赵思贤手里,潘氏的眼神就总是如此,先怨恨后茫然。
婉潞把潘氏的手放进被里:“大嫂,我们做了快十年的妯娌,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心里也清楚,你放心,侄子侄女们的婚事我一定会放在心上。”
潘氏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丝笑不仅没有添一丝神采,反而更显凄凉。珍姐儿已经哭了出来:“娘,女儿不嫁了,嫁出去被人看不起,倒不如在家里的好。”婉潞伸手拍着珍姐:“侄女你这样说越发让你娘伤心,做女儿的有个好婆家,你娘见了心里也喜欢,这一欢喜说不定病就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