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上守灵的是洛安公主的两个孩子,小女儿已经睡着,大些的男孩被一身素白的淮阳公主抱在怀里,懵懂地看着灵前来往的人。
和别家灵位上某门某氏不一样,洛安公主的灵位上只有她的谥号,大雍文悫公主陈容华。
文悫公主,这个谥号表明了皇帝心中的哀痛,而从婉潞进入公主府到现在,没有看见任何秦家的人,料理丧事的都是宫里或礼部派来的人,灵位上又是这样写,皇帝的心意已经表达的很明显了,洛安公主和秦家再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看见婉潞,淮阳公主的眉微微动了动就再没别的表情,婉潞按制到灵前行礼上香,又到淮阳公主面前微行一礼就退出灵堂。
毗邻的秦府依旧大门紧闭,从那日到现在,秦府就陷入一片死寂之中,承恩公虽把驸马捆到皇帝面前,但皇帝似乎并不吃这套,就不知道秦府这次该怎么度过这个关口了。
婉潞上车回家,街上的人还是那样熙熙攘攘,到赵府依旧先去禀告楚夫人,上房里看起来和平时一样,但总觉得有些憋闷,楚夫人呆坐在那里,看见婉潞走进来,仿佛失去力气一样,不等婉潞行礼就开口:“方才收到小三快马送回来的信,他已经禀告陛下,前去边关。”
去边关?赵三爷不是外放吗?怎么又兴起了去边关的心?难道是为的秦家?从洛安公主去世到现在也有一个来月,楚夫人已经开口:“我养的儿子竟不向着我,口口声声报效朝廷,其实是为的他的妻子。”说着楚夫人闭了闭眼,那泪已经流了下来。
婉潞给楚夫人捶了几下:“婆婆,您也别这样想,三叔叔怎么说也是姓赵,博的功名也是为赵府争光。”楚夫人冷笑:“你也哄我,我不是你四婶婶那样的。”婉潞闭口不语,倒盏茶过来给她消气,楚夫人叹了几声:“只愿边关不发战事,辛苦也就辛苦吧。”
这话里全是自我安慰的话,岚云已经走了进来:“太太,二奶奶来了。”苏静初历来不爱登赵府的门,这又是怎么了?不等说请,苏静初已经走了进来,不及行礼就道:“晓得六婶婶在大伯母这里,还请六婶婶把各样药丸拿我一些。”
药丸?这时候寻这做什么?苏静初晓得是瞒不住的:“听说来了八百里加急军报,边关告急,陛下连夜召见公公,命公公明日就赶赴边关。我寻些药丸给公公带去,也尽尽做儿媳的心。”
边关告急,楚夫人手里的茶盏掉地,苏静初还当楚夫人是为三老爷担心,忙道:“大伯母,公公久在边关,不会有事的。”婉潞忙拉一下苏静初的袖子,等出了门才把赵三爷要赴边关的事说了。
世家子
-->
苏静初虽不爱理俗事,可这些时日秦家出的事情她还是知道的,这个时候身为秦家女婿的赵三爷要远赴边关,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秦氏在背后说了些什么。
两人已来到婉潞房里,瑾姐儿乖乖坐在那里做针线,瞧见她们进来,急忙上前给两人行礼问安,苏静初摸摸瑾姐儿的头,夸了两句她做的针线活,又让她得空去自己家里找哥哥姐姐们玩。
瑾姐儿一一答了,婉潞就让她下去找福姐儿,自己给苏静初倒了茶,才从箱子里翻出些药来:“你事忙,我也不多留你,这些都是上好的伤药,风寒感冒的药丸也有,你都拿去。”见婉潞都快要把箱子拿空了,苏静初不好意思起来,起身推辞道:“这些着实也太多了,公公收不收还是两说呢。”
婉潞把药塞到她手里:“你拿着,我舅舅开药铺的,别的不多,药材尽有,去炮制药丸也是便宜的,再说我能拦住你尽孝不成?”
苏静初的眉微微拢起,公公和丈夫之间心结太深,但世间没人责父不认子,却总有人责子不认父。这样互不相认看在外人眼里说什么的都有。再则当年那些当事人,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