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1 / 2)

夜晚放大人的感官能力,细微的呼吸声扩大,不知为何应缇想到了乡下六点烟囱里的晨烟。

大二那年的冬天,她被楼淮带到乡下外婆的老家,有幸目睹了书里所说的“小桥流水人家”。

“相信是一回事,会不会去爱人是一回事。这个命题范围太广,不能直接定论。”半晌应缇说道。

“我感觉我已经到了不知怎么办的边缘了,”尹瑶声音有些崩溃,“我不能一直在你这边躲着。我还有一堆工作堆着。”

应缇明白她的话,她躲的不是她的父母,她身上更多的压力也并非来自父母,而是她自己。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结婚生子,是人类繁衍至今的延续,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实属人之常情。然而随着社会开化,文明与日俱增的今天,有人不再想屈服于“人之常情”。

更确切地说是不想屈服于现实。

应缇是这样,尹瑶也是,社会上多多少少人都有类似心态。她们一边应付家里人的催促与安排,一边又不慌不忙地按照自己满意的节奏生活。

尹瑶陆陆续续说道:“相亲,一个萝卜一个坑,合适就结婚。做父母的就是这么粗暴吗?”

合适,应缇抓住话里的词。她轻轻笑着:“很多人都未必能遇到合适的人。”

尹瑶又问:“什么样才能说是合适?”

她问出了最实际的问题,什么样才算是合适?

应缇想了一想,她盯着天花板上稀疏的灯亮,不远处暖黄的灯亮偶尔与它们汇聚一体,她突然笑了:“适合,合适,真是耍流氓的词。”

多少人被这两个没有落到实际的词语欺瞒。

“父母辈们务实,听从家人的安排,合适就结婚。可是应缇,”尹瑶说,“结婚的前提不应该先是有爱吗?没有爱情的双方怎么过一生。”

工作这几年,应缇多多少少听过太多回这样的话。说话的人态度不一,也很有趣,值得好好研究。

一般,经由介绍相亲而步入婚姻的人,如果婚后生活圆满,婆媳关系和谐,丈夫不在外面花天酒地,反而顾家。对方会以过来人的老者模样提醒,结婚要找合适的人,爱情与否没什么差别。

如果反过来,另作他谈,无外乎结婚还是要以爱情为前提。

如果双方是由自由恋爱进入婚姻殿堂,结论则根据上面反说。

然而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则是,在一个家庭、社会都默认的合适年龄,选择了婚姻。两人并非彼此认定的合适的人选,双方也不存在爱情。

就是这样一个“合适”的状况下,他们默默过上了共同生活,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再进一步他们养育子女,共度余生。

而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的过来人都会一个词来称呼这种关系。

搭伙过日子凑合。

祝颂生活风风火火,我行我素,极为讨厌凑合。到头来,她却要求她的女儿去凑合。

还要跟尹瑶说点什么,应缇转头,凝视了半晌,无声微笑。

尹瑶睡着了。

她帮尹瑶掖了掖被子,按掉壁灯,睡觉。

第 56 章 56

车子一路疾驰在空旷的柏油路上,夜晚静谧,更显车轮压马路的噪音。

前方是红灯,应缇减速,车子在斑马线不远处缓缓停住。他左手拄着窗沿,右手搭着方向盘,路灯下,他的眼神情绪不一。

数字有层序地递减,他猛地拍了几下方向盘,低低咒骂自己:“应缇你个废物。”

车子停在小区的人行道上,他匆匆将钥匙拔出,重重甩上车门。电梯上行的空挡,他苦笑,不出意外的话,明早他将会收到一张罚单。

输入密码,按下指纹,插入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