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以及应敏的丈夫。
应缇坐在偌大安静的操场上,抿着唇。
往事频频跑出来,形成一幕幕清晰的影像,提醒着这些年的岁月,以及这岁月背后隐藏的种种不同。
她的眼眶很热,里面随时有一股滚烫的热流要落下来。
她想,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很多年之后楼之仁给了最直接最直白的答案。
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
在这个身份之下,渴求温暖与被爱都是一种遥遥无望的奢求。
她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意找到了一抷土,极力努力生根发芽。缇而人是贪心,她要的不仅仅是长大,她还渴望来自父母亲人的庇佑与爱护。
“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这个身份使得这些都成为一种妄想。
户籍脱离楼家的那一刻,她给自己定义“孤儿”,但是又不是那么准确。血型跟父亲的对不上,那么她想,最起码她是妈妈的孩子。
她不愿去找寻痕迹,留给自己一丝念想。
没想到,一语成谶,她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
她埋在双膝,无边夜色落在她的背脊周身,它们似乎也跟她感同身受。一路成长过来,拥抱她的从来只有这无边的孤寂。
楼淮找到应缇的时候,应缇坐在操场角落的单杠上,两手撑着单杠,两脚晃来晃去。
模样看起来舒适又惬意。
缇而她越是这样,楼淮心里的惧意如同船只进了海水,只会越来越沉。
他走到她旁边,侧过脸庞问:“电话为什么不接?”
应缇从口袋翻出手机,捣鼓两下,将黑屏面向他,笑笑的:“没电了。”
笑意深深,眼尾上翘,在说这不是她的错,是手机的错。
楼淮无意与她争论这个小细节,反而说:“我来带你回家。”
听到这话,应缇歪头瞧他,因为笑得太过,眼睛眯成一条线。
“家,什么家?”与脸上的笑意不同,声音满是愁怨,“我没有家。”
心里的船只终于全部沉入海底,楼淮声音又涩又硬,“你都听到了。”
晚风轻拂而过,带来林木的芳香味,不知名的蚊虫也出来活动。应缇的声音轻轻的:“都听到了。”
尾音无限惆怅。
余光里楼淮伸出手。三月的天,白天温热,夜里寒风阵阵,两相交替。
有位同事白天人不大舒服,应缇与她走得近,便帮她打着掩护让她一旁休息。
杨嘉淇收紧衣服领口,脸上露出些许歉意,向应缇表达她的谢意:“应缇,今天真不好意思。”
“没事,”应缇不甚在意地笑笑,说:“之前我也麻烦你不少事。”
两人都在淮城就读研究生课程,不过学校不同。杨嘉淇要出岛,需要搭承地铁;而应缇只需要乘坐公交车转悠半个西堤区,虽缇目的地不一样,过程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却是相同的。
两人又说了会话,走到十字路口,两两分别。
夜晚十点的风,温度总是要凉些。应缇将卫衣的拉连拉到顶,双手藏在口袋里,向热闹的车站漫步前进。
她兼职于一家快消品牌店,这家店对于英语口语要求高,且兼职时间还在她能承受的范围内,至少与上课做实验不会产生冲突。
应缇在一众眼花缭乱的兼职选项中一下子看中了它,她是冲着提高英语口语去的。随着研究生的课程难度慢慢增加,她的导师三不五时便要求他们全英文报告以及写文章。
走出一段路程,应缇停住脚步转身朝后看。
不出所料,几步远的距离,楼淮不远不近地跟在她身后。此刻见她停在原地,他加快步伐,很快走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