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过了戌时便换了告示,夜里我家那几个小子嚷嚷着去看灯,倒是没细瞧。”接话的是个阿叔,说到看灯,在座的不少人都应和出声,夸昨夜的龙灯舞得好,灯船上放的烟火也好看得紧,说是难得这么热闹。
舞龙灯一年到头也就那么几回,先得城里卖灯笼的铺子找算命的先生卜了好日子,再寻那舞龙灯的人,其中也有门道,得是捕过大货的青年人,性子也要稳重,不可胡来的。
昨夜有龙灯,又有灯船放花筒,自是比平日里更繁华些。
“我一早去瞧过了,昨儿要的是羊肉,光是这料儿就能叫好些厨子歇了心思。”有打客栈那儿来的人说。
众人听过了便一阵唏嘘。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羊肉得八十文一斤了,比猪肉还贵些,也就大户人家才吃得起牛羊肉,其次就是醉仙楼这样的地儿,挂出来的木牌子上能有几道牛羊菜。
许三七悄摸着领了那豆腐的活,闻言也不打算再掺和这羊肉的事儿了。
羊肉也就是去腥难,菜色她倒是一下子想到了好些个,羊腿肉能烤羊肉串,切的时候要留点带羊油的边儿,撒十三臭和孜然粉,最好是用炭火,烤出来的小羊肉滋滋流油才够味儿,入冬了就该削白萝卜块儿炖羊汤,羊骨头炖出来的汤,煮索饼或是下米粉都是极好的,嫩点儿的羊肉就片成片儿,半瓣儿葱头切丝,热油下锅,放点姜末,炒出来又是一道好菜。
思虑间,她手上动作没停,最后一盆鱼片也卖空了,每日总有晚来吃不上的客人,若是头回来的,还会抱怨几句,有些是事儿耽搁了来迟的熟客,见她收了摊,也只是暗自下决心明日一定赶早。
“许老板,哺时还来卖卤货不?”有人是昨夜买过卤菜,打听着找来吃朝食的。
他这一问,倒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什么?夜里也有摊子?”有怀疑自个儿听错了的。
“小老板,你这可就不地道了啊......”有调侃的。
“原来昨儿那只卤鸡是你家卖的,怪不得那小子死活儿不说...”有恍然大悟后又勃然大怒的。
许三七干笑了两声,说是做了点新花样,下回若是再有,定然先告知他们一声。
熟客们不依不饶,她没法子,只好抛出个更惑人的消息来安抚人心。
“上回做的蟹黄包,过两日兴许是能再卖上两屉子了,到时候摊子上后六个来的,一人一个我不收钱,全当是彩头了!”
第67章 雪泡豆水儿
收了摊,日头还早着,摊面儿托给当值的胥官,祝欢拉着许三七和小枣去吃凉浆。
渡口向东,穿过一条窄小的巷子,巷角新来了家饮子肆,靛蓝的麻布支了个棚顶,竹架从屋内往外伸,挂着一溜木牌,这会儿子天,凉浆还有的卖,铺子开在阴凉处,也存得住冰。
祝欢上下扫了眼木牌,犹豫了半晌,拿不定主意,于是问许三七:“许家姐姐,你想喝熟水还是凉浆?”
凉浆清爽,糯米和小米混着酿出来的米汁儿,加些碎冰,添半碗椰子水,酸甜可口。
熟水用的最多就是竹叶,泡法儿有点儿像喝茶,铺子里用的都是小灶小炉,洗好晒干的竹叶在陶罐里炒得沙沙响,末了再倒一海碗煮得冒泡的井水,焖上半晌,去了熟料,放糖调味儿,闻着有竹臭,入口略清苦,回味甘甜,秋干气燥,喝上一碗最是降火。
“可有新鲜桂花?”许三七挑了块不打眼的木牌,问铺子里的伙计。
那伙计手里忙着事儿,招呼不及,此时里间走出个着霁蓝褙子,青黛裳的年轻妇人,瞧着像是这铺子里的掌柜,接话也麻利儿:“后日里收的鲜桂花,成色不错,烤过两道,配沉臭水和远客花儿卖得好,再鲜的可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