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倍数式增长。

莫琪然承认自己现在看不透许兆清,但他还有大把时光可以用来学习和成长。所以,他并不气馁,反而很高兴还有很多很多的未知等着他去探寻。

毕竟,在爱情以外,他的成绩一向出色,而且出色得毫无意外,于是前行的过程就成了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

不急,不急,不必急着变老。四十年后,他一定比现在的许老头更好。

因为他不打算结婚,也不会有儿子。

第123章2-37. 搞慈善还是搞阴谋(上)

仅仅两天后,莫琪然遇到过的那个华裔操盘员的资料就放了他面前。

赵世恒,22岁,南安普顿大学毕业,曾在“仁和”银行实习两个月,后就职于“曼森”对冲基金。

抓住了!莫琪然露出得意的笑容,继续往下阅读。

说起来也难怪许兆易父子会看上这个姓赵的年轻人。赵世恒从小就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智商,跟他一样有过数次跳级的记录,但经历却比莫琪然要惨得多。

莫琪然好歹是成年后才被父母断绝亲子关系,而赵世恒则是在13岁时因一场车祸变成了孤儿,然后就被送到许氏名下一间专门收留华裔孤儿的福利院直到成年。

从资料上看,赵世恒能进入南安普顿大学,主要是靠成绩优异,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入学推荐信是由福利院院长提出申请,签的是许兆清的大名。其中丝毫看不到许兆易父子的影子。

但赵世恒进入“仁和”之后,倒是曾经频繁被叫进许少新的办公室,似乎非常被看重。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在“仁和”时,这人又忽然跳槽离去,甚至让办公室里流传起异样的流言蜚语,说他是被许少新性骚扰,所以才愤愤离职。

莫琪然从资料里抬起头,看一眼身旁的许老头,心说,你果然在“仁和”内部安插了眼线,竟然连陈年八卦都能知道。

他坏笑着飞了眼风过去,然后翻开下一页。

这里应该是福利院那边提供的信息。说赵世恒在福利院时非常招人喜欢,智商与情商双高,要不是入院时年龄太大,肯定会被收养。

因为课业对他来说很轻松,所以院长会安排一些照顾新入院小朋友的事务给他。赵世恒对此并无怨言,而且还做得非常用心,这也是院长肯向许兆清提出大学入学推荐要求的原因。

看到这里,莫琪然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在“曼森”看到的赵世恒并不像情商很高的样子,那一脸的倔强和不服,莫非是刻意要被上司和同事孤立?

嗯,肯定是。他离开“仁和”必定不是因为什么性骚扰,而是为了避嫌。而让自己在“曼森”处于一个不受重视的位置,也是为了空出时间替许少新做事。

狡猾的家伙!

但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帮许少新做一些可能触及法律的脏活儿呢?莫琪然带着疑惑继续往下看。

福利院院长给出的信息大多是琐事,而且以夸赞居多,但有效内容并不多,唯独最后一段有点意思说赵世恒成年之后依旧每周去福利院帮忙。

这并不能帮助莫琪然理解赵世恒与许少新狼狈为奸的心路历程,但却提供了一个他与赵世恒合理接触的机会。

莫琪然嘛,虽然是个男的,但身份是许家主母。而许家相关的慈善事务大多由女眷们出面主理。

正巧许氏集团的股价还没稳住,完全有理由在慈善方面搞些花头,用以传播正面形象。

莫琪然再瞄一眼许兆清,怀疑这老头嘴上说得好听,让他小心做事,可实际上却恨不得股价一直波动下去。毕竟这波动的最初原因就许老头的再婚。

“我觉得十有八九就是这个赵世恒了。”莫琪然给出自己的结论。

“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