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代际问题上,“经济学家的黄金准则”完全不能充当参考指南。另一种替代方法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将子孙后代的利益“打折”,不能让他们的利益简单地超过我们的利益。
我们“打折”的程度越小,我们就会省下更多,而且会为全球变暖问题而更加担忧。如果你想要的折扣率相当低,你就会希望鼓励储蓄(最好的选择是取消利息税和缩减社会保障体系开销)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征收碳税)。如果你想要的折扣率相当高,你就会希望生活得(并鼓励其他人生活得)更加放纵,可以自由自在地花费更多钱,燃烧更多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有一个支持享受很高的折扣率的论据,那便是子孙后代很可能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富裕程度。如果你预期美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每年左右,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习以为常的,那么在400年后,每个美国人就能平均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日收入,而且这是按照今天的美元价值等比计算的(在排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以后)。那么,你和我到底应该牺牲到怎样的程度来提升这些未来的亿万富翁的生活质量呢?
我们或许还有个大幅度“打折”的借口,那便是:很多后代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如果你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在200年内就会被一颗小行星撞得灰飞烟灭,那么担心300年以后的气候变化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你只是认为地球可能会被一颗小行星撞坏的话,那么不太关注未来的气候的确是有意义的。
经济学家的标准底线就是,这些的确是支持“打折”的很好的理由,而且除这些更正因素以外,每一代人都应该被同等考虑;你和我对1 000年后出生的一个陌生人的关心程度应该与我们对今天存活于世的某个陌生人的关心程度相当。但是,经济学家有时实际上也是错的。我们当中几乎没人觉得自己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生出尽可能多的孩子,这就意味着我们觉得拒绝把生命作为礼品给予后代是无所谓的。如果拒绝让后代存在都是可以接受的,那么拒绝给后代留下一个宜人的气候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
我想明确地讨论这个论点:
第一步:你的孙辈们宁愿生下来一无所有也不愿意根本没机会生下来。作为一个不错的结果论哲学家,我推断,没有遗产比没有子孙好。
第二步:我感觉非常确定,没有孩子(而且因此没有孙辈)在道义上是可以接受的。
结论:不留下任何遗产的意愿超越了没有孙辈的意愿;没有孙辈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留下任何遗产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你可以随意挥霍你的后代所能继承的一切,包括他们能接触到的水和空气的质量。换句话说,可以把地球变成大垃圾场(只是你不要污染我生活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