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回对视过去,看到一双极其明亮而且漂亮的眼睛,那双眼睛微微睁大,盯着他忘记了眨眼。
随后,眼睛的主人意识到失态,笑起来,牙齿很白很整齐,说了声“谢了”。
戚回留意了一眼那人的队服,知道是大一新生。
后来江声便时不时出现在戚回身边,先是经人介绍和他认识,再之后是各种偶遇,礼貌邀约,一起吃饭,或者一起打球。
戚回偶尔会答应对方,如果次数特别频繁他会烦,幸好江声有分寸,从未挑战过戚回的底线。
戚回性格外冷内也冷,他清楚因为长相的原因,许多人喜欢他,但实际上并没有人真正了解他。
小时候,父母总是争吵,后来离婚,父亲调职,离开母亲所在的县城,从那以后母亲从来没去看过他。
父亲升职却不开心,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后来再婚,他们父子冷清无趣的生活总算有了点温暖。
施阿姨人很好,他儿子不好,他们看彼此不顺眼,会打架,但他们默契地不在家里动手,只在外面打,在家里装作不熟,对彼此客气。
紧张的高中结束后,戚回顺利考上大学。大一那一年,父亲单独来找他,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戚连城坦白说,他之所以能够从小县城调到市里,是因为投靠了某位官员,这些年替那位官员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收了许多不该收的钱。
他这样做虽然有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被迫站队的无奈,也因为虚荣和贪婪。
他后来后悔了,已经脱不了身,一直提心吊胆是因为知道早晚会出事。现在戚回长大了,能够理解他,他终于能够把压在心头多年的事情说出口。
因为这番话,戚回在大学里更加努力,同时和所有人保持距离。
他不希望真的到了出事的那一天,那些曾经和他要好的人突然远离他,他不想品尝被朋友背叛的滋味。
戚回大三下学期,戚连城的预感成真,他被调查了。
戚回大四时,戚连城的案子进入审判流程,戚回工作受到影响。
结果比预想的糟糕,虽然施阿姨按照戚连城的交代,把贪污的钱补上了大部分,戚连城依然被判了六年徒刑。家里的情况一落千丈。
身边的人看戚回的眼光变得异样,戚回从高傲的假象中跌落下来。
戚回内心再冰冷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那份靠自己的实力得来的工作泡汤时,戚回感受到了挫败。
有些事真的会现世现报,逃脱不了。
唯一的意外是江声。
江声跑到戚回面前,想要安慰戚回,平时那么爱玩、无忧无虑的一个人,居然拍着胸脯说要和戚回一起创业。
戚回那阵子有些自暴自弃,对江声说可以,又问江声有什么要求,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江声当时愣住了,后来表情变得不自然,支吾着说,想追他。
戚回心里不屑对方能把创业和爱情都当成游戏的态度,嘴上却说:可以,只要公司能够顺利开起来,他就和江声在一起。
戚回本来以为江声会很快放弃,没想到江声却像打了鸡血似的越战越勇。
江声和戚回商量好要做的方向,硬是在两人一无所有只有一个概念的情况下谈成了第一笔订单。
江声从家里要来启动资金,后来公司真的开起来了。
公司从刚开始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两百人,刚开始时在一栋又破又老的办公楼里租了一间一百平的办公室,如今在市区最贵的写字楼区域占据一整层,而且是公司买下来的固定资产。
江声多少次为了一笔订单喝到吐得天昏地暗,酒醒后又生龙活虎地继续跑业务、拉生意,和生意伙伴称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