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没问题便好?,既是要跋山涉水,还得要些手段。”

霍戍低了声音:“需得操练一二。”

葛亮闻言立马也警惕了起来,霍戍的意思他自是明白,带着?货物走,难免不被有心人盯上,届时很有可能正面冲突。@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若押货的人手手上功夫不够强硬,少不得损失货物,提前训练一二,到时候会平顺许多?。

只?是朝廷不准集结人口,屯养私兵。

他们这十来号人倒是算不得,只?不过他和霍戍都是前线回来的人,若要操练人手,定然还是拿兵营那一套来。

同州又?驻扎的有屯兵,不慎容易惹上官府,还得是小心谨慎着?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嗳,我心里有数。”

霍戍道:“等?这边看?能否再添两个人手,届时便由你多?费心操练一二,我去?办提货的事。”

“成。”

第44章

红梨村的人前脚刚走, 霍戍正准备收拾些东西,和桃榆去一趟城里?,走?看布行拿货。

不想后脚前两日来了没定下的几个农户又过来了。

“霍兄弟, 我们都考虑好了,就跟着你干。”

为首的男子叫赵慨, 倒是客气:“我们照你说的办。”

霍戍瞧着人来的时间当真是巧, 估摸是见?葛亮带着自村里?的汉子前来, 几人得到了消息, 怕这头招揽够了人手错失了机会,这才一咬牙定了决心。

有时候还得逼一把才成。

人既已经来了, 霍戍也未多言, 领着人进去按照拟定的文书签字画押。

随后同新来的几个人说?谈了要操练的事情?, 正月里?活儿不多, 几个农户都一口应了下来。

人手如今定下,接着便是拿货的事情?了。

“既要拿货, 那就得去大的布行, 样式种类多不说?, 存货也多。”

桃榆同霍戍介绍道。

同州的大布行一般都有自己专门的养蚕人、种麻人和织娘以及布艺师傅。

也就是说?从布匹原料的收取到制作成市面上的绸缎料子有一条完整的线路。

为此他们?的货量多, 供应行商拿货也是经营的一门大生意。

“十?里?布行便是最好的选择。”

不光是满足是大布行给行商供货的条件, 要紧也是里?头有熟人。

吴怜荷是十?里?布行的织娘, 虽未曾于之?细说?过在十?里?布行如何, 可他们?头次去寻吴怜荷时听伙计说?起,当是有些名望的。

即便是没?有什么名望, 但在布行里?做事,总也比他们?这些全然的门外汉要强许多, 总能有一二门路。

于是两人带了一点年节礼品,进城先去拜访了吴怜荷。

“霍大哥和桃哥儿也不说?提前捎个口信儿来, 我也好提前买菜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正月里?吴怜荷休息的日子比平素多,见?着乍然来登门的两个人,又惊又喜。

本?是走?亲访友的时月,奈何她不便出?去,年节里?也都少有窜门,大多数时候自在家里?,怪是冷清的。

家里?的父母兄弟都要走?亲,便是挂念她也不得长?时间和频繁过来,多是低着来吃顿饭当是团聚了一场。

虽是艰难了些,但吴怜荷也已经很知足了,她无媒无聘生子,对外名声会何其难听,父母兄弟不曾嫌她还能未带怨气的来看她已是难得。

不过即便如此,人总是爱热闹的。

这时候有人来家里?,她难免高兴一场:

“阿盼要是晓得了霍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