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2)

魏邢舟一直在局中,从初到桑州那一年救下那个流放罪官开始。

府中先有易嬷嬷,是他无可奈何的必选,后有圆双,却只是家里姑娘临时兴起要的。

幕后人连齐嫣也一起算进去了吗?从冷宫开始,从那一双“熟悉”的眼睛,以及死去的姐姐开始?

他深信巧合多了便不是巧合,可是这样算计,未免变数太大,也太牵强。

沈鸣见他,也知是怎么回事,让他坐下。

“我记得,安王谋反之时,你曾问过我二皇子如何。”

“嗯,走之前,属下也曾问过您为何会突然站队。”

齐二的母亲是先帝最宠的贵妃,比起继后惨烈的结局,直到齐三上位前,她都是好好的。齐二更是鲜少能得先帝宠爱的皇子。

“你现在有明白一些吧。”

“齐二自幼养尊处优,虽然才智过人,但到底站得高了。又有势大嚣张的外家,容易造成内乱,这不利于我们镇守边境。更逞论,我们与梁终有一战,若后方贪污腐败盛行,甚至如果有人能对齐二做出的决策指手画脚,用战谋利,不仅是我们会覆没,大晋,恐怕在梁国手下也讨不到好。”

沈鸣未言一语,但脸上露出满意。

“相反,当今却是心怀全局,有雄心壮志又不失铁血手腕,他登帝在位期间,是我们踏平梁国的大好机会。”

魏邢舟为官也有多年,明白君与臣并不是主子与奴隶的关系,双方都是相互选择的。

“只是,属下尚有疑惑。”

沈鸣知道他疑惑什么,和这些日子的事情也算是息息相关,就看他是否能一针见血。

“说。”

“齐二外祖家的势力是一把双刃剑,有坏自然有好,属下只是悟出您当初不得不支持当今的缘由,却不明白……您孤注一掷的底气。”

沈鸣的家人都在京城,但镇北军却远在桑州,不仅支持齐三可能不得及时,一旦齐二上位,那柱国大将军府的人,会是什么下场,很难猜吗?

魏邢舟说出如此尖锐的话,沈鸣看他的眼神都变深沉。

两人对视,魏邢舟没有退缩。沈鸣不喜欢孬种,魏邢舟也不是。

通过昨夜的谈话,他便知晓皇帝和沈鸣一定还知道些幕后之事,他们不避讳他,那他不如大胆来问。

“这几十万大军,是虚的不是?”

“您知道,属下并未言此。”

远水救不了近火,亲人没了就是没了,几十万大军杀过去也挽不回。

沈鸣看他一会儿,却突然笑出来。

“敏锐,是我看上你的原因之一。”

他起身在帐内桌案后来回走了两趟,停下来却说起往事。

“我同圣上外祖斗了一辈子,也并无别的原因。京城赵家从前朝发迹,是百年世家,权势是比齐二的戚家还要大。先帝不事朝政,世家争来争去。我三起三落,眼睁睁看着边境上因为他们朝令夕改,失了城死了兵。”

“权势太大容易成为孤兽,皇帝看不顺眼,和世家联手,赵家自然无法再存活。”

当然,赵家的倒台也有他沈鸣的参与,他是纯粹爱国为民的武将,谁能更有利他镇守边疆、踏平梁国,他就支持谁。

“但百年世家怎么有可能一下子说全灭就全灭的,仅仅是他们惠及的寒门弟子,便遍布大晋各地。”

“圣上的亲母赵氏,年少不止容色冠绝一时,才智更是无人能及,那时京中谁不遗憾她是个女儿身。”

“你府中那个嬷嬷,就是她的安排。我们,又何尝不是她的棋子。她那时便知,赵家存不了多久。”

魏邢舟站在帐内,有些怔愣,却不是因为这一真相,而是想到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