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赵高这等小人, 人人得而诛之。陛下若是想要保全?公子成蟜, 便不该由着赵高接近公子。”

嬴成蟜本就有些小心思?,是嬴政临时更换了他的封地, 将他在?长安乡的势力拔除了大半,他才不得不暂且沉寂下来。

若是任由赵高接近嬴成蟜,赵高为求自保,定会竭尽所能劝嬴成蟜造反。嬴成蟜若成功了,赵高便不必再?东躲西藏,即便嬴成蟜失败了,他也?可趁乱离开秦国。

如果嬴政当真想保这个弟弟,就该将他严格管束起来,不该给他犯错的机会。

嬴政却眯了眯眼:“寡人已经给过嬴成蟜一次机会了。若他这次能不被赵高蛊惑,他从前做的那?些事,寡人便既往不咎。若他贼心不死?,便和赵高一起上路吧!”

“陛下心中有数便好。”秦王如何?处置叛变的下属和弟弟,李令月不好插手,她很快就将话题转移了开来:“接下来,陛下还想知道些什么?孤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寡人想知道,在?后世之人眼中,大秦因何?而亡?仅仅是因为赵高跋扈,秦二世昏庸残暴么?”

因这次话题的主角是赵高,李令月便着重向?嬴政讲述了赵高在?灭亡秦国国祚一事上的“丰功伟绩”,其他方面?甚少提及。

但嬴政却敏锐地察觉到李令月话语中的未尽之意。

秦国自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立国以来,至秦朝立,而后二世而亡,国祚延续五百六十三年。

仅仅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与一个跋扈的权臣,便可让秦国五百六十三年的国祚彻底断绝么?

看看隔壁那?魏赵韩等国出了多少代昏君,即便他们把国家折腾得乌烟瘴气?、国力衰微,亦能苟延残喘那?么长时间,为何?强悍如斯的大秦在?那?秦二世手中不过短短三年便亡了?

始皇帝的那?个秦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朝代的兴亡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后世之人观点不一,孤也?只能与陛下分享一下孤的看法。”

李令月道:“君王昏庸,佞臣当道,是秦亡的直观原因,然?而根本原因,却在?于陛下试图以战时之法,治理大一统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