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面瞧着前方的仁轩,他身材高大,我就只看他的背,四下里根本不敢张望,怕是有什么燕军突然出现再发现了我们。其余的时间就只顾低头看脚下,后面的人都不敢说话,只有筐子里的霁儿有时候咂咂嘴,哼几声。一路上只感觉不停地拐弯,一会儿直走一会儿斜走,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我在紫禁城住了十八年,今天终于体会到它是多么大。我们后有追兵,前有拦路,这路似乎怎么走也走不完。

约莫到了清宁宫的时候,最前面的仁轩突然猛地收住了脚,停在那里,我们后面跟随的都撞到一起。我刚想问他怎么回事,他就回身示意我们不要出声,然后让我们快俯下身子。

这时我们正要绕过一座假山,假山之外是一道游廊,廊子外面不远就是清宁宫。仁轩不说话,把手一指,我们随着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吓了一跳。

只见在游廊之外,透过根根的廊柱,依稀看到清宁宫门口守着一众士兵,还有几对士兵列成一行走来走去,他们全都身穿黑色的铠甲,手按兵器,威风凛凛。不用想也知道,那不是我们晋国的士兵,而是传说中骁勇彪悍的燕军。宫门口的那几个士兵,身边还站着几个老迈的嬷嬷,看样子是我们晋国的,多半是年事已高,就如同今天找到的这位太婆一样,无法长途跋涉,故而留了下来。那燕军几个正在那里对她们问话,嬷嬷们唯唯诺诺答着,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我一面远远地看着,一面心里只觉得扑通扑通直跳,而此时,筐子里的霁儿还在睡梦中发出呓语,真是听了让人心惊。我忽然想到,万一孩子醒转,哭出声来,被燕军发现,那可如何是好?这样一想,更加冷汗直冒,只觉得心乱如麻。

正自思量,前面仁轩就回身向我们做了几个手势,暗示我们压低身子跟着他走。于是我们纷纷曲着身子,跟着仁轩,小心翼翼地从游廊下面穿过去,游廊的边上栽满了车前草,又长又高的草叶子刚好能遮住我们。几乎是半跪半爬的,我们就像过独木桥似的走过了这一小段,到了那边还有一段假山,不过燕军已经看不见我们了。

我们到了两座假山之间的地方,大家都放松一口气似的,彼此都吓得不轻。太婆已经吓得面色苍白,阿碧还好些,还知道去安慰老人,小衡就两眼都呆了,人还有点发抖。她还抱着装霁儿的筐子,我见她那个样子,有些不放心,于是只得把霁儿接过来。

一入手,就觉得筐子里一沉,能感到婴儿温热的体温透过筐子传过来,让人有些微的安心。但是这婴儿就是我们最大的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露出马脚。我们几个人,面对的是不知千万的燕军,此刻他们遍布紫禁城,遍布金陵,甚至遍布整个江北一带,这可真是拿命在赌注,能闯出去就闯出去,闯不出去,就让仁轩带着霁儿飞走吧!

仁轩沉声道:“看这个光景,玄武门那儿肯定有燕军把守了,这个我们事先也考虑到,如果到了那儿问起来,就照我们事先商量好的说。”

众人都点了点头,仁轩目光移到我手中的筐子上,神色一滞,又道:“公主,你打开包袱看一下,霁儿睡得如何,待会儿千万不可以让孩子哭出声来,要那样的话……”

“绝对不会!”我赶紧打断他的话,那种情况我连想都不敢想,“绝对不会,他睡得正好……”我一面说,一面打开筐子里的第一层包袱。下面的孩子,小脸红扑扑的,正闭着双眼,做着他的甜梦,小肚子微微地起伏。

这小小的生命,哪里晓得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我们再不停留,加紧赶路,为了不碰燕军,于是只得挑了些偏僻的路走,好在居然真的没有再碰见燕军。

但是看到玄武门那个高大的门楼的时候,我们还是心里一沉。

不管怎样,这个坎还是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