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用度我不大讲究,我只要七嫂能吃好穿好就万事大吉了。其余的我都分摊给了景仁宫里的太监宫女,仁轩自己有自己独有的一份,不过在我的再三要求下,也接受了一部分。
整个七月,宫里的人都是在猜测和不安里度过的。前线的战事乌云密布,阴晴不定,一时悲来一时喜,令人捉摸不定。但是最后的大的方向却总是事与愿违,晋军胜少负多,很多次,前一天的消息是我军胜利在望,但是第二天一觉醒来,局势就一边倒向燕国。又是北海王,又是光烈大将军,每一次他好像总能化险为夷。每个人都终于想到了当初圣上的一片仁心犯下的错误,一念之差就万劫不复。每次听到这些消息,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说不上来对李承汜如今是什么感觉,我甚至都不敢去想。如果不是他,七哥也许就不会死。可是真的是这样的么?晋国百余年来养尊处优,早已没有了当年百万雄师的威风。两国交战,必有一死,他就算真的是射杀了七皇子,那也是作战之时,战场上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不过,我很庆幸终于不用再看见这个人了。
七嫂则害喜害得厉害,常常吃不了多少东西就吐个没完,我都不知道她要吃什么。太医说是心思焦虑,过度劳伤所致。为此我叫人换了许多饭食,但总不能合她的胃口。如果怀孕这么受罪,那简直就不要生孩子好了。但是这是七哥唯一的骨肉,我说什么也要保住他。而这也是八哥临走的时候再三叮嘱的。经过了这一桩事,我才知道七哥和八哥过去关于七嫂的一段纠缠不清的往事。单看八哥看七嫂的眼神,就可以看出当初是何等的深情。如今八哥又再次远赴北方,那里的战事还是如火如荼。
父皇的病情不见好转,大家都不大抱希望了。一个整日昏迷不醒的人,你说什么他也不会听到。所以虽然依旧封锁消息,但战局战事已经是宫中皆知,人人议论,不过文华殿里的九五之尊还是一无所知。
七月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去了,我在其中接到了从南诏过来的一封信,是段容谦亲笔手书的。他嘱咐我好好照顾自己,一数思念之情,但是他那边也忙着和吐蕃打仗,南诏和晋国的通路又被燕国切断了,所以他根本过不来。信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肉麻的言辞,最后叮嘱我八月十五的时候出宫一趟,在烟雨楼等一个人。
我看到最后这一句话简直愣住了。八月十五出宫,还要偏偏选在烟雨楼!他难道不知道我最怕的就是烟雨楼这个地方?
后来我想想,金陵我能叫得上来名字的,还真就只有一个烟雨楼,人人皆知,去那里也不远。但是去等谁呢?难道他要来?尽管这些都是层层谜团,但是这么一封信,跨过万水千山,重重战火,还是让我心里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