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喉咙略紧,谁说了不重要,毕竟证据和事实摆在那里,重要的是怎么说的。
不管怎样,先认错总没错。
“是下官教子无方,还请皇上恕罪。”安国公再次跪下。
杨大人行礼,呈上物证:“虽说端王已将事情告知皇上,下官既跑一趟,还是得履行本职。”
安国公松口气。
杨大人公正廉明,一定不会有所偏颇。
杨大人把事情经过,已知事实,按律判决都说清楚,物证也呈上来,人证在牢中。
“皇上,良宣已经知错。”安国公又道:“请皇上看在我国公府满门忠烈,为大周鞠躬尽瘁的份上,饶了良宣和沈青芮牢狱之刑。”
“二人做下此等错事,杖责该得,国公府也愿以一千两黄金向沈伊人赎罪。”
“父皇已经念在国公府为国效忠的份上,封了岑良宣为世子,如今又念在国公府为国效忠的份上,不如撤了岑良宣世子之位,可免牢狱。”周今砚问,“父皇觉得如何?”
第22章 吃土被看见
安国公震惊抬头。
“安国公不愿以世子之位换岑良宣半年牢狱和沈青芮一年牢狱吗?”周今砚语气淡淡。
安国公剿匪有功,却不是大功,换不来自己的亲王之位,让儿子得皇上亲自封为世子,是难得的天恩。
但要用这天恩去换儿子儿媳的牢狱,安国公的心都在滴血。
本想着儿子有了世子之位,再进吏部,仕途一片坦荡,若没了世子之位,就要在功绩上使力,可做了官员的,谁不在这方面使力?
如何拼得过啊。
“皇上……”安国公想看是否还有转圜的余地。
皇上则是看向常年不见的儿子。
砚儿身体本就不好,一直金尊玉贵地养着,今夜又是研墨,又是为他递笔、洗笔。
罢了。
他既心疼他那王妃,就如他的意。
“按端王的意思办吧。”皇上抬手,示意杨大人和安国公退下。
杨大人又问:“皇上,王爷,不知岑公子和岑少夫人该如何安顿?今夜放了,还是?”
周今砚:“自是等明日姚公公拿着圣旨去赦罪。”
杨大人一愣:“是。”
拿着圣旨去赦罪,这和昭告天下岑良宣和沈青芮狼狈为奸害人,还没了世子之位有何区别。
安国公两眼一黑,晕了。
周今砚瞥了一眼,命人把安国公送回府休养。
官员退下,周今砚伸手,拿起书案上刚写完的圣旨:“这份圣旨儿臣亲自去宣,就不劳姚公公多跑一趟了。”
他拿着圣旨离开。
皇上:“……”
“沈将军的亲女儿哪里就将朕这清心寡欲的儿子弄得神魂颠倒?”
姚公公上前研墨:“皇上先前不还担心王爷因着身子的缘故不愿娶妻吗?若娶妻,也只是放在府里做个摆设,更别提生子。如今王爷心里头想着沈将军的嫡女,是件高兴事。”
“是。”皇上笑了笑。
皇后和贤妃不是没往封地的王府送人过去,都让砚儿原封不动送回来,说是身体差,要是得了马上风,有损皇家威严。
是个借口,不过,事情也就此作罢。
去年除夕皇后再度提起此事,皇上想着儿子年纪到了,摆设就摆设吧。
没想到儿子回来一趟,跟沈将军的真嫡女看对眼了。
“砚儿洗的笔呢?”儿子孝心难得,再拿来用用,结果皇上一扭头,毛笔安安静静躺在水里。
皇上:“……”
姚公公见状,连忙去洗,方才被王爷挡着了,他没看见到底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