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的离开对朝局影响不大,陆雪吟这个皇帝做的很得心应手。
高铭和祖兴为出发去剿匪,两人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般,所有的匪患全部被剿灭一空。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这些犯人一点没有浪费,全部抓回来当苦力了。
明年陆雪吟要开始大兴土木,主要就是修路。今年陆雪吟咬紧牙关,也要省吃俭用的留出银子来,就是为了明年可以修路。
陆雪吟舍不得她心爱的百姓们受苦,但这些人陆雪吟就不心疼了。
第399章 五年
嘉元元年,陆雪吟以安内为主,大批老兵返乡,百姓安居,宁国百姓的日子趋于安稳。为了安置伤兵,国库空虚,财政紧张,陆雪吟还是很穷。
嘉元二年,陆雪吟投放了二十万大军,大动土木,开始修建官路。此举为日后宁国兴盛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商业发展需要时间,今年陆雪吟还是没钱。
嘉元三年,工部接连做出更多实用、便捷的农具,还培育出了优质的种子,为宁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具普及、种子发放,都要银子,陆雪吟还是穷皇帝一个。
同年,六部中第一位女尚书诞生。沈意欢以出色的政绩被封为工部尚书。
嘉元三年,国之有喜,陆雪吟宣布有孕,强大的帝国将迎来继承人,举国同庆。次年,陆雪吟诞下一女,被封为皇太女。养孩子,众所周知的费钱。这一年,为了庆祝皇太女的诞生,陆雪吟多次减少徭役,并且在安州、宁州两地,开展‘学堂百年’计划。由两地作为试点,为七到十五岁的孩童免费入学。此计划日后会推广到全国。
又是很穷的一年。
嘉元五年,宁国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商业皆是蓬勃发展。陆雪吟当初的投入,终于见到回报,国库充盈。
陆雪吟终于脱贫,开始奔向富裕。
这一年,是很特别的一年,因为按照约定,今年安王就要与陆晨阳团聚了。
从过完年开始,安王就一个劲儿的给陆雪吟写信,生怕她忘了这件事。
安王不敢去催王氏,就只敢骚扰陆雪吟,让她去提醒王氏。
安王在信中是这么写的:“陛下既是晨阳的胞妹,又是臣的表弟媳,又是君主,自当要为臣下的终身幸福着想。”
陆雪吟把信扔给燕行:“你看看,这是讹上朕了。”
燕行正抱着女儿喂她吃点心,“只能吃一块,吃的多了,晚上该吃不下饭了。”
皇太女眨了眨眼,然后喊了一声:“爹爹。”然后伸出两只胖胖的手指,跟他讨价还价:“两块。”
燕行心里一片柔软,二话不说就妥协了:“那就两块。”
陆雪吟不满地说道:“她是皇太女,你怎能如此娇惯她?”
燕行下意识地说道:“她年纪还小……”
见陆雪吟不悦地拧起眉头,他连忙说道:“好了,我不惯着她就是了。”
这话说了几百遍,根本没用。
小家伙从出生开始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王氏不用说了,把小家伙当心肝肝疼。陆雪吟……那早就失宠了。
陆雪吟无奈地摇了摇头。
燕行道:“这五年两人没见过一面,只靠着通信往来。即使如此,两人心如磐石,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也能证明他们的真心了,娘也不会反对了。”
王氏如今大概是因为有了外孙女出生,整个人都柔软了许多。对儿子女儿也不那么在意(有了更香更软更甜的小妞妞,谁还稀罕不肖子孙),王氏态度软化,也不会再反对他们了。
这五年来,陆晨阳在雁回关干的不错。
燕行让陆晨阳去雁回关是有道理的,与鞑靼签订和平条约之后,开通贸易,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