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小衣裳,不等赵时悦同意,便跟着张行嘉跑了。

赵时悦有些不放心,高声叮嘱道:“行嘉, 你帮我看着点寄奴, 可千万不要掉河里去了!”

张行嘉先是扭头看着身后的小不点儿,颇为无奈道:“你怎么又跟着来了?”

之后才应承赵时悦道:“赵阿姐,你放心好了,我会看着他的, 他要不听话乱跑, 我就把他拴裤腰带上, 嘿嘿……”

大河里的鱼虾不好钓,只用柳条穿着蚯蚓更是钓不上来。

赵时悦他们洗好衣服时, 张行嘉依然一无所获,跟他一起趴在河边的赵寄奴,更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赵妮妮笑着将弟弟摇醒,几人端着衣服回去,张宏宾已经炖好了萝卜羊肉汤,还烙了十几个喷香的麦芽糖馅饼。

老宅灶房小,又只有两个灶眼,两家住在一起,也不好单独开火,索性就合在一起吃,先这般将就到冬至盖好了房子,在分开也不迟。

羊肉是赵时悦买的,月娘只买了两斤猪肉,米面也是赵时悦买得多,不过煮肉、烙饼却要张宏斌来做,算起来谁也吃亏。

这也是赵时悦与张家人的默契之一。

众人围在灶台旁边的饭桌旁,热热乎乎地吃着羊汤糖饼,有一句没一句地话着家常。

月娘道:“趁着还能买到萝卜、白菜,得多买一些屯着,晒成菜干也好,腌成咸菜也行,不然真到寒冬腊月的时候,怕是想吃也买不到了。”

张王氏补充道:“腌咸菜的话,还得再去买两个大坛子才成,也不知道县城里有没有豆腐卖,顺便再做两坛子豆腐乳。”

月娘道:“今儿我们也没逛全,倒是没瞧见哪儿有卖豆腐的,实在不行,咱们就自己做好了。”

张王氏苦笑道:“自个做啊,那还得瞧瞧哪儿有石磨卖,这可真是,要啥缺啥!”

张父闻言,安慰老妻道:“如今算是安定下来了,缺什么慢慢添置就是,不急,这日子啊,得慢慢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张行嘉不为这些琐事烦恼,只对着赵妮妮,似炫耀般道:“豆腐有啥好吃的,我阿爹做的羊肉烩面才好吃呢,可惜没有铁锅,做不成。”

赵妮妮却有些愤懑道:“我家原本有一口铁锅,不过被坏人给抢走了!”

说到这里,赵妮妮又补充道:“我说的是阖县杏花乡的家。”

张行嘉也被勾起往事,不太开心道:“我们家食肆里原来有三口铁锅呢,只是被阖县县衙里差吏抢去熔了,铸成箭头用来守城,我阿爹那套剔骨刀,还是趁机藏在了灶膛草灰里,才没被一块抢走。”

赵时悦见两个孩子肉眼可见地情绪低沉起来,便宽慰道:“不就是铁锅吗,明儿咱们就去问问,看县城里哪儿有卖的。”

月娘也笑着接话道:“一般的铁匠铺子里就能打,在阖县时,铁器管得严,想要打口铁锅,或是买把菜刀,都得去衙门里报备呢,也不知武襄县是个什么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