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1 / 2)

李乐训听不得他说她一点坏话,徐徵一说无福消受,便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跳起来反驳:“你什么意思?还嫌上我了?”

“不嫌李姑娘……但求李姑娘再背我一次。”

徐徵为了澄清自己,把心里话全说了出来,脸红得要滴血。

这话倒不惹李乐训生气了,却叫她满面迷惑:“你真的没烧糊涂?是我先笑话你,可你也没必要争到这个份上?我看你脸色通红,怕是又烧起来,我去找大夫”

说着就站起身,作势要往外走。

徐徵勉力撑起上身,拉住她的袖子:“没发热……李姑娘可以摸一摸。”

他抓着李乐训的手腕,叫她的掌心碰上他的额头。

冰冰凉凉的。

轮到李乐训脸红了。

“我发热了!我发热了行吧!”她不知道自己在脸红些什么,气得大叫。

*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把徐徵的罪状勾销了去。

他便只用在家养病。

诏狱里的酷刑毕竟伤身,一养就是好几月。

登基大典他称病不出;李乐训率大军朝觐,他未能亲睹;李乐训率众回返,他仍未能亲送。

从前她每次远行,他都要送她一程,这是唯一一次缺席。

又一年春到时,新皇造访徐府,说是他新登基,六部诸事都不熟悉,而徐徵在吏户之上颇有才干,一直为先皇国库兜底,他有意起复徐徵,请他接替王太师的宰相之职。

却遭徐徵婉拒:“徵病体难支,恐怕难当大任。”

新皇只得怏怏而去。

十余日之后,徐徵突然收到李乐训从金城寄来的亲笔信。

是新皇叫她写来劝他入朝。

她也不兜圈子,白纸黑字写下来:

皇帝告诉我,你跟他说不愿意做官了,叫我来劝你回去做官。你为什么不愿意做官?你不是很有抱负吗?不是要禁绝青贼的毒草?不是宁愿死也不愿交出涡门鼓城,宁愿死也要我去把金城打下来吗?有大官不当,谈什么抱负?

还是说,你要让皇帝多请几次再出山?

不要自作多情,以为是我主动给你写信,我才不会主动给你写信!你都不给我写信,凭什么我要先给你写信?

信笺虽短,徐徵却反反复复地看。

脸上不禁露出微笑他赋闲在家,已经练过很多遍了,李姑娘再看到,或许不会生气了。

新裁出一刀纸,从中抽出一张,徐徵郑重地下笔:

非是推脱,乃是心悦……他在这里顿住,有墨点从笔尖滴下来。

重新抽出一张纸,他又从头开始写:

非是推脱,乃是心悦于姑娘。

想与你时时刻刻相见。

不知取回金城后,李姑娘可还愿成亲?

一气写完,徐徵搁下笔,脸颊不知何时变得滚烫。

他小心揭起纸,吹干墨迹,又从身后的架子上取过一本书,把它妥善地夹在里面。

他永无可能寄出这封信。未得李姑娘应允,却传书叙情,是唐突,是冒犯。

徐徵抽出第三张纸。

这回,他写了一封规规矩矩的信。

信中的托词与敷衍皇帝时并无不同,只是最后多加了一句金城春至,徵可否与姑娘同游?

101(完)

暮春时节,徐徵没等到金城的回信,却等到了又入临康的李乐训。

“我来临康有事要办,只是受令尊令堂所托,顺便来看望你,你想去金城就去,腿长在你自己身上,少自作多情!”她不客气地坐在徐府院子里的竹椅上。

竹椅摆在樟树下那两棵樟树上冒出许多嫩黄的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