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 / 2)

李乐训打马回到林间,手下已将青国使团杀了个干净。

尸体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只等她来检阅。

除了巴答胡的尸体被徐徵截下,余人无一缺损连断手断脚,也给他们拼了回去。

“好了,走吧。蛮子不必埋。大家干得不错,回去都有赏。”

李乐训最后吩咐道。

伏击青国使团的地方,距离高潭府城颇有些路程。

当李乐训一行人换下伪装,以巡城队的打扮出现在郭外时,天已擦黑了。

城门并未落锁,门外却不知为何排起了长队。

李乐训随意指了身旁一人:“你近前去看看,我们先在这里排着。”

她跳下马背,当真领着一队人,站到了队尾。

“大姑娘,可算回来了!”前去探查的先锋还没走出多远,李佛青便小跑着冲李乐训而来。

一面跑,一面解释:

“徐相公命人把守城门,说城中有青国奸细,进出都要盘问,不让轻易放行,因而人都等在此处。堵了路,大姑娘且先忍忍,随我进城便好了。”

他怕李乐训等得不耐烦,殷勤地牵过马缰,艰难地挤开人群,要往城里去。

惹得旁侧规矩排队的旁人,不禁小声嘀咕他们瞧着李佛青身上的官服,虽不满他乱挤,但更怕得罪人,不敢高声。

李乐训见状,一把抓住李佛青的后衣领:

“哎哎哎,先来后到懂不懂?人家先来的,说不准有急事,要赶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回去。我们不着急,又不用守夜禁,让一让又有什么妨碍?”

“你把马牵回来,一起排队。”

李佛青老老实实地照做。

旁边敢怒不敢言的百姓,也终于能吐出憋在心里的火气,连连点头:“对对对,这才对!官人娘子说得对!”

李乐训眼珠子向李佛青一转:“听到了吧。”

高潭繁华,距青人领地,不过只隔了一条瀚河,两地商人,来往频繁。

排队待入城的人,着实不少。

前方卫兵检查放行的速度却格外之慢。

饶是李乐训心态再平和,快排到的时候,仍忍不住拉着李佛青,小声议论:

“你说这是徐徵叫人盘查?我在路上遇着了他赴任,这么快就到了?也不跟他前任黄一炳交代几句,就叫人来城门口找事?叫黄一炳的面子往哪里搁?”

“啊?两位府君的事,哪里是我能知道的。”李佛青挠挠头。

李乐训敲他一记:“我以为你来高潭后,跟黄一炳屁股后面学聪明了,怎么还是不开窍!”

而后,往四周张望几眼,压低声音道:

“他们不说,我们不可以猜吗?我这是等着无聊了,所以邀你一道猜猜,打发时间。你听不出来?”

李佛青苦着脸:“我不像大姑娘你这样的饱读诗书,我们山上的人,认字都是你教的。哪里猜得出来你们文化人的弯弯绕绕。”

李乐训正要驳斥,却没留意双脚早已随着人流,进了城下的门洞。

因她是女子的缘故,高潭城里正儿八经的士兵,没人不认得她。

城门卫兵的头领,忽地望见她带着巡城队,竟也跟在常人身后等候进城,吓得连忙迎上来:“李通判,是下官一时疏忽,怠慢了娘子。请随我等快快入城吧!”

李乐训见他来请,也不推脱,抬脚跟上:“没关系,小事情,我们反正不急。”

李佛青盯着带路士兵的甲胄,这时倒有话想讲了:

“大姑娘,我感觉徐太尉,啊不,徐相公这么做,似乎更省事些。”

“只需堵住出城的道路,捉拿蛮子,就如同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为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