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4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138 字 3个月前

豪绅压力放弃了此事。此刻蔡吉又再次提起此事,那就且看这女娃儿又会耍出何等花样。

“是也,不是。倘若本府所提晒盐之法可行,那日后官盐成本必然低于私盐。”蔡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瞥了段勰一眼道,“当然除非有人将此法流传出去……”

“府君放心,老夫定会严抓此事,绝不让此法流入民间。”段勰义正词严地拱手保证道。

“本府当然相信世伯手段。”蔡吉露出职业化笑容冲着段勰微微颔首,跟着又继续说道,“其实与其让盐商赔钱熬盐,不如由官府统一晒盐熬盐,再分售于盐商。说起来本府这可是为盐商们着想啊。”

段勰见蔡吉一边说要关闭民营盐场一边却又说她这是为,不禁暗自感叹这小蔡府君可比老蔡府君脸皮要厚得多。于是他便跟着问道,“那届时购盐者必定蜂拥而至,不知府君如何决断?”

“自然是价高者得。”蔡吉说着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本府可不要真金白银。本府要是粮食。”

“粮食?”段勰皱眉问道。

“没错。就是粮食。本府不管那些商贾用什么办法搞到粮食。反正有粮者方能从东莱换取食盐。倘若尔等真没粮,也可招募流民来东莱屯田换取盐引。”蔡吉这一招乃是学自后世明朝“盐屯”。明代运粮入边耗费浩繁,所以,创商屯来济军事之不足,此制明人谓之“开中”。初是为政府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后各行省边境亦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盐法、边计相辅而行。当时山西商人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条政策商机,从河南、山东以及江南地区将粮食运往北部边镇,以换得“盐引”,再折身辗转两淮、河东、四川等地出产食盐地方凭“盐引”购买食盐,后到全国其他地方出售食盐获利,从而造就了后世赫赫有名“晋商”。只不过蔡吉现下只提供食盐,不解决购粮问题,其目旨让那些盐商来帮东莱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