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莲可不敢招那么远的,赵丰年跟她提过,安全第一,万一这住的远的路上出了什么事,又都是姑娘家的,到时候没法跟人家家里交代。

等以后纺织厂做大了,人也多了,届时由纺织厂用自己的牛车专门来回接人倒是行得通。

是以,那些离陈家湾远的几个村子都纷纷叹息,只得看着其他选上的村子兴高采烈了。

就在纺织厂如火如荼建造的时候,运输队即将再次前往府城,这一回他们带的油更多了。

临走前,赵丰年找到了柳小尺。

“买铺子?”

赵丰年点点头。

“我们在府城得有个地儿,一来方便运输队落脚放货物,二来是方便想买咱们油的商户能找到咱们,如今我们只是卖油,纺织厂那边陈师傅已经在带着女工织布了,下一回我们打算拿几匹分别去县城跟府城试试水,有个自己的地方更好行事。”

柳小尺听了也觉得好,笑道“那得挑一个带大院子的了。”

“县城的油铺我是聘了族里的一个叔伯,府城那边也得留人,这回你们运输队去府城,小尺哥你帮我留意一下运输队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柳小尺欲言又止。

“说到人,我现在就能给你推荐一个,宝儿,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孙阿牛?”

孙阿牛就是柳家村那个瘦得跟竹竿似的少年,赵丰年自然记得,上回在县城庆功宴上,他还上前以茶代酒来感谢赵丰年,人比以前开朗多了。

“小尺哥想要推荐他?”

“你可能不知道,阿牛哥身世挺可怜的,他爹是当年北边打仗闹饥荒逃难的,到了柳家村才定下来,结果他十岁那年人就去了,他娘在族里的帮扶下把他拉扯大,也落得一身毛病,家里的田地都卖光了治病,他就帮人家干活给他娘买药,孝顺不说,还懂回报,这一路上学东西也很快,脑子也灵活,其他人倘若去府城,怕是还要考虑道家里的人,倘若是阿牛哥,他没什么牵挂,到时候直接把孙大娘一起接过去反而方便无牵挂了。”

赵丰年思索一番,这样一听,孙阿牛确实是比较合适。

“不如这样,下回回来的时候,宝儿你再考察考察他,找他谈谈?”

赵丰年便笑了,“看来小尺哥出去一趟,果然大有长进了,人也成熟了不少。”

小尺笑着挠头,“以前待在家里不知道,出去一趟才知道做生意那么多门门道道,多亏了大力叔帮我,否则我肯定做不好的。”

“大力叔的提携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小尺哥你有这方面的天分又愿意学,我跟大力叔也说了,这一回就要放手让你自己做了,他会在一边看着,你只管放心大胆往前走。”

柳小尺感动不已。

这回运输队直接从赵家村离开。

运输队离开后,赵丰年便接到了顾子升的帖子,邀他去县城参加一场文会。

到了地方赵丰年才知道是府城的周学政组织的文会,连顾家村的顾小秀才跟陈家湾的陈秀才都来了。

“上次一别,你竟又弄出了一个纺织厂来,实在是英雄出少年。”

上回见面还是赵丰年考中秀才宴请那会儿,顾家村两位顾夫子带着贺礼上门,都为赵丰年感到高兴。

顾秀才上回又参加了一次乡试,依旧榜上无名,他笑称往后只当一个教书先生,但是今日在这里见到他,赵丰年便知那句“教书先生”才是戏言了。

赵丰年问候了几句顾老秀才,两人交谈了片刻,陈秀才这才上前搭话。

“陈夫子有礼。”

陈夫子回了一礼,笑道,“赵秀才院试那篇文章老夫反复研读,还让私塾里的学子通读背诵,实在是精辟。”

赵丰年自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