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无君,太子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就在众人都忙着为先帝吊唁,或为新军登基操办事宜之时,却有一部分人将目光放在了赵丰年身上。

如今,谁都能肯定赵丰年会成为新帝眼前的红人。

先帝最后一个见的人是他,新帝指定操办登基仪式的人也是他。

对此,赵丰年只叹息自己还背着礼部尚书的职责。

新帝登基后,第一间事便是大赦天下,同时论功行赏。

赵丰年不出意外成了文渊阁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与此同时,傅玉书提出了请辞,新帝挽留再三,最终将人调去了国子监。

众人看得分明,这是在给赵丰年铺路,翁婿同朝为官,傅玉书自然不能占着六部的实职。

正如众人所料,新帝十分满意傅玉书知情识趣,赏赐了傅家不少好东西不说,更是升了傅时瑾的官职,众人见状,纷纷夸傅玉书这个请辞很值得。

新帝是个勤勉的,刚登基就召集了内阁议事,第二日在朝堂上宣布了数十条政令,文武百官在听着宣读的时候,目光不自觉就看向了如今已经站在第一排的赵丰年身上。

“十二条政令,十条都是赵大学士此前推行的,这内阁首辅怕是不日就要让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