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都四年了,这京城还是这样的繁华。”巧娘看着京城的城门不禁感慨。
京城的宅子一直有傅家的人来洒扫,这次回来之前,傅家得了消息,更是送了仆从过来,好叫他们一到京城就能住得舒坦些。
“傅家也是有心了。”赵来贺看着那几个手脚麻利的傅家仆从笑道。
“傅家对咱们一家一直挺好,只是咱们没什么可回报的,怪不好意思的。”
“这有啥,咱们家就是不如傅家嘛,就是怕,家里地方小,人傅家姑娘住不大惯。”
“两家都没说这事,你这话可不好乱讲的!别坏了人家姑娘名声!不过,如今家里人口也多了,住宽敞些他们几个小的也舒服自在,他爹,等阿年去上值了,我们去外头再瞧瞧宅子去,看看能不能买个三进的宅子吧。”
“成,听你的,回头就去看看。”
赵丰年回来的第一天就往宫里递了折子,准备第二天去吏部。
却不知道,五皇子早就因为他去吏部的事气急败坏了。
“谁不知道赵丰年是傅太傅的弟子,父皇居然把吏部侍郎的位置给了赵丰年,还让他兼任詹事府詹事,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吏部一直是我管的,就算没了夏岚,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也合该是我的人!户部才是太子的主场,父皇知道我们在争吏部侍郎的位置,一直不肯松口,结果转头就给了跟太子一伙的赵丰年,是不是警告我?!”
幕僚连忙劝解。
“那赵丰年确实在北地做得不错,屡立奇功,北地前面在我们的推波助澜之下,折了不少人,反衬得赵丰年格外的出色,更不要提他在北地做下的那些事,以及发明的那些东西了,每回北地的折子回来,朝廷上下就要动荡一番,陛下没有早些召他回来,都已经让人捉摸不透了,这回虽然兼任詹事府,但赵丰年并没有明确加入太子殿下那边,这样的人才,谁都不愿意放过,殿下何不退一步,拉拢一番呢? ”
“他三番五次坏我好事,我还要拉拢他?”
“总比他真的倒向太子那边好。”
五皇子思索一番,“你说的没错,这样的人才,凭什么给太子?”
第二天一早,正当赵丰年准备前往吏部之时,却得了宫里的召见。
天元帝是在御书房召见的赵丰年。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御书房离开之时,已经是晌午了,赵丰年瞧着头顶的日头,正在犹豫是继续去吏部,还是直接回家,明日再去吏部报道之时,却见天元帝御前伺候的太监总管李存善笑着走了过来。
“陛下说了,大人今日辛苦,特赐下御膳,请大人移步偏厅享用。”
赵丰年连忙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一边不忘冲御书房方向行礼。
李存善笑着引路,“大人不用担心去吏部的事,陛下召了吏部吴尚书呢,一会儿大人用完膳,直接跟吴大人一同去吏部,岂不便宜?”
赵丰年就知道了,这是李存善跟自己表达善意呢,皇帝的行踪谁敢透露,他能这样提醒自己,怕也是天元帝的意思。
明白了这一点,赵丰年又忙道谢,一边递了一包银子过去。
李存善笑容不变地收了。
用完膳,赵丰年被小太监引着往外走,果然撞见了也要离开的吴尚书,当即笑着上前行了礼。
“是赵大人呐,陛下也是看中赵大人,才特赐下御膳,去吏部衙门报道之事什么时候都可以,赵大人不必介怀,既然碰到了,正巧本官也要回吏部了,不如赵大人就跟本官一起前去如何?”
赵丰年自然应下。
吴尚书将人带到吏部,又上下介绍了一番,这才离开,倒是瞧不出是个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