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就太好了,走走走,赶紧的,那新开的制油厂作坊招人呢,你赶紧去试试!一个月给二百文大钱呢!”

孙阿嫂还没反应过来,听到二百文钱先是吃了一惊。

“她二婶,什么二百文钱?”

那妇人一拍大腿,“嗨,瞧我,都忘记给你解释了,就是那县城外头新搬来的那屋子主人,人家是做什么油的,弄了个作坊,名字奇奇怪怪的,但是知府大人跟咱何大人都去瞧了,今日贴出告示来,说要招人干活呢,说是要力气大的!”

孙阿嫂的女儿听到动静走了出来,听见这番话就笑了,“金二婶,您这是找错人了吧,我娘哪里能干得了卖力气的活?”

“哎哎,是我没讲清楚,说是也要招两个厨子,给那帮卖力气的做饭呢!我一听他们说就想到你了,你做饭的手艺那是没得说的,肯定能挣得上!”

孙阿嫂一听,还真有可能,当即就让那妇人带自己去瞧瞧。

这样的事还发生在其他人家。

“那制油厂招人,要力气大的,咱家老大刚好可以去试试!”

“一个月能给一百五十文,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肯定要去瞧瞧!”

在一个月给二百文工钱的刺激下,制油厂很快就招满了人,孙阿嫂赫然在列。

赵来贵跟柳大尺是考虑过这个工钱的,虽说临县那边,制油厂都给到了六钱银子,那管事组长更是一两银子,年底还有分红,只是北地刚起步,工钱本来就比旁出低,一上来就给太高,反而不好,二钱银子已经足够刺激百姓,同时,往后还有上涨的空间,也好让制油厂的人都动起来。

只是他们实在是高估了北地的人力成本,百姓就是一月给一百文都要激动的,更何况是整整二百两呢,来到了制油厂后,也是十分积极干活,生怕丢了这一个月能赚二百文工钱的活。

就这样,很快,制油厂就开始运作起来了,而去了制油厂的人也才知道,原来制油厂不养猪不买肉,那黄澄澄的油,竟然是拿大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