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能比得上的,你一个后来的,呵呵!”

李将军不肯告诉大胖,还对大胖发起了嘲讽,大胖只能追上去想继续问赵丰年,恰好这时赵来贺听到了便问了一嘴。

“名字?哦哦,那我知道了。”

“四叔,你也知道了?你这些日子不是在府城带队盘火炕吗?”

“早就盘完了,你这孩子,整日里在外面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怎么瞧着像是瘦了。”巧娘一脸心疼。

“没呢,阿年说了,我这是肌肉,健壮着呢!四叔你快告诉我!”

“王有才,王进才,王文,王举文。”赵翠翠一边写着字,一边念道。

赵来贺笑道,“翠翠说的没错,你看,王家人的名字里面,不是从文,就是从才,我前些日子打听王李两家,发现王家的

人似乎都能认识几个字,举止行为更文气些,两家虽然都是商贾之家,但王家做派也没李家那般不管不顾,对比李家抢占良田,横行霸道,王家算是厚道人家,据说在戎族占领这地的时候,王家收留了很多平民当佃户,护住了不少人百姓,百姓对王家也是认可的。”

大胖恍然大悟,“看来,这王家还真是不错的。”

“听说他们家祖上是当过官的,只不过后面没落了,才开始经商,以前没办法,读书也无用,如今回到了大夏,自然是想要重现祖辈荣光的,也是难为了王家主这样为后人谋算了。”

一家人都叹气。

赵翠翠抬头看了眼,又继续写自己的东西去了。

第二天一早,去粮铺买粮的百姓惊喜地发现,粮价竟然跌了。

“糙米真的是十文钱一斤?昨天还是三十五呢,不会是什么毒粮吧。”

那伙计照样赔着笑脸,“客人说笑了,自然是真的,虽是陈粮,却也是正儿八经的好粮,我们王家粮铺响应知府大人号召,立志做利国利民好商家,为百姓服务,哪怕自己亏了本,也要跟大家伙们一起度过难关!”

“王家实在是大气!”

“原来是知府大人号召的,知府大人是个好官,王家也是良心商家!”

“知府大人是不是就是前不久来的,一来就给咱们盘火炕的那个?”

“可不就是,长得就可靠,上回我家盘火炕,我都瞧见了,知府大人长得高高壮壮的,那脸方的,一看就是好官!”

“你怕是认错了,那是府衙的其他大人,可不是知府大人。”

“我亲耳听见他们喊赵大人,这还能认错,你就说知府大人姓不姓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