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兮苦夏,火伞高张,在自己院子时便不耐烦穿的太板正,谁知有一日顾辞突然午间登门,送来两筐新鲜的荔枝并其他瓜果。

“二姐刚遣人寄来的荔枝,念儿一向爱吃这些时令水果。”

顾辞对李氏道,“她这一阵苦夏,什么都吃不下,我想着赶紧送来,好给她换换口味。却扰了伯母午后幽静。”

顾辞的二姐姐,嫁去了南方大族颍川陈氏,每年都会寄来南边的时令瓜果。

有人时刻记挂着女儿,李氏这做母亲只有高兴,一叠声地唤人去请念兮。

念兮那时正散着头发,穿着清凉懒在屋中,这时候听到传唤,才着急忙慌地寻衣裳,挽发髻。

偏她又爱美,不肯敷衍了事,何种裙衫配哪种发髻,都要妥妥帖帖才好,一通忙乱下来,等去到宴客厅,顾辞已经到了时辰,回衙署去了。

李氏指着盘里圆滚滚的新鲜荔枝,点了点念兮的额头,“这东西可不易得,他怕是将全家的份儿都给你一人拿来了。你倒好,三催四请不来,人家等不及已先走了。”

念兮在李氏面前,从来都是长不大的孩子,这会儿也不嫌天热,凑过去与李氏挤在一处,“这是他孝敬您的,与我有什么相干。”

“这话说的,可是不嫌亏心。”

李氏笑骂一句,这才又道,“顾辞这孩子是脾气好,你也不许一味拿乔。两人相处,有来有回才是长久。”

念兮笑道,“谁说我待他不好,阿娘你看,我可是特意妆扮过的。”

李氏望着女儿莹玉透白的小脸,颊边透出健康讨喜的粉红,心中止不住欢喜,不由骄傲道,“谁娶了我女儿,才是真正的福气。”

……

念兮昨夜在角门里吹了风,晨起,头便有些昏沉。

此时对兰芝道,“简单挽个髻就好,顾辞今日不会来了。”

兰芝奇道,“顾郎君又没遣人传话说他不来。小姐难道有神通不成?”

昨夜裴俭被打成那样,想来顾辞也好不到哪去。

以上回的经验,这几日,他应该都不会露面了。

谁知顾辞照旧来了。

兰芝笑道,“可见小姐的卦象不准。”

第59章 念兮与他走到陌路

裴俭已经很久没有生过病了。

头痛欲裂,身体滚烫,昏昏沉沉的没有一丝力气。

据说他幼时常常生病,所以父亲早早便教他习武,为了叫他练就一副好体魄。

父母双亲去世,他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连顾辞都偶尔会头疼风寒,他却从来健康。

他见过王夫人如何照料顾辞,日夜守在床前,给他擦身喂药,悉心妥帖,不假他人之手。

自那之后裴俭便知道,自己不能生病。

或许在幼小的他心中,也渴望于母亲温柔的呵护,等到再长大懂事一点,他变得坚强刚毅,更不允许自己露出脆弱。

心中有一股无形的气力,催着他成长,催着他上进。

他不敢停下脚步,总是不知疲累地向前,因为他的背后,没有一双温柔的手,给予他依托和倚靠。

这些年来,印象中只有一回病得很重。

那时他与念兮已经成亲,公事上他急于求成,做派激进,得罪了人而不自知,又加之经验浅薄,被人做局陷害,差一点万劫不复。

亏得他平日里谨慎小心,关键时刻反将一军,这才化险为夷。那晚回到家,立时便倒了下来。

醒来时,第一眼见到的便是念兮忙碌的身影,她应是才哭过,杏眼粉融融的,有些肿胀。他握住她的手,哑声安慰,“我没事。”

谁料他一开口,念兮的眼泪反而落得更凶,“怎么没事,你都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