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来的臣子?视自?己与先帝等同,明德帝被取悦了,和蔼道:“你如此着急地想要述职来见朕,所为何事?”
“臣在一个月前,曾向御史台投过一封参劾。但事后听说,通政司也收到了一封一模一样的劾本……”莫弃争将草稿丢失、被迫立刻上本参奏的始末全部道来,只隐去了杨语咸找上自?己的那一茬,“事后臣在淮州府衙内暗中查证,已抓到盗窃臣草稿之人。乃府上衙役,受巨额钱财诱惑而犯下大错,臣已按律严惩。只是,指使衙役行?事的上家极为狡猾,臣还未追查到踪迹。”
明德帝微微颔首:“此事朕知晓,也是因为这件事,才让人去接你。”
莫弃争:“陛下既然知晓,敢问可有命人查清真相?”
明德帝转向别处的目光重新凝聚,聚焦于前者身上,嘴角下抑,显然不愿多谈。
莫弃争没有意识到或者无视了这一点,继续道:“陛下,臣参劾许轻名许大人,盖因江南政事之分歧,绝无一己之私由?。因此,臣不能忍受有人借此搅弄是非,扭曲臣的本意;更不能忍受有人意图插手江南政务,坏我一方清平。”
“许大人当臣是完全不懂变通的木头,拿臣的参劾做文章的大人物?当臣是可随意欺瞒摆弄的傻子?,臣都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需要谁去争辩证明。是非黑白?,臣这双眼?睛看得清楚,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臣也相信陛下慧眼?如炬远甚于臣,不会让奸佞得逞,忠臣受冤。”
“你这话?,”明德帝阴恻恻地看着他,“说的是劾本被偷的事么?”
莫弃争不卑不亢地回答:“臣此前并没有想这么多,来朝圣也是为了亲口向陛下阐明臣在参劾一事上的态度。但臣进入京畿之后,发现它们?是一件事。”莫弃争从怀中拿出?两本奏章,“许大人托臣替他呈给陛下。”
明德帝动?了动?手指,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顺喜赶忙将奏本拿来给他,然后快步去吩咐小内侍点灯。
殿内光线很快明亮许多,皇帝一目十行?地看奏折,看了几?页,忽地意味深长道:“人人都说,你莫弃争和许轻名极其不对付,恨不能取而代之。今日一看,明明站的同一个立场嘛。”
莫弃争立刻重申:“陛下,臣绝不是全盘赞成许轻名。臣对他的参劾皆有理有据,他罔顾国策,偏袒商户,还暗中入股商行?与民争利,有才干却无仁心……”
明德帝打断他:“江南路的付出?,朕心里明白?,也没有忘记过。至于许轻名,他没你说的那么不堪。”
莫弃争一边眉骨狠狠跳了一下,还欲辩驳,就?听皇帝“啪”地合上奏本,递给顺喜,然后面朝他,无形地将他要说的话?压了下去。
大太悄悄觑了眼?皇帝的脸色,才把?奏本都收下去,心中颇有些好?奇许轻名写的什?么,竟让陛下心情好?转了两分。
明德帝:“你既然一心为江南百姓着想,那就?专注你们?江南正在推行?的新政,不要掺和进别的事里。否则只会深陷泥淖,得不偿失。”
莫弃争固执道:“陛下,根本不正,枝叶如何能茁壮生长?”
明德帝有些不耐烦了,“从朝廷到地方各路州,几?万名官员,难道都要来关注一件事情?朕安排你们?出?任地方官,就?是希望你们?能保住枝叶,根本正与不正,还不需要你们?来操心。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莫弃争。整个大宣除了朕,没有缺谁不可的说法!”
莫弃争直挺挺地站在原地,“请陛下恕臣不能苟同。家事国事天?下事,天?下人人人皆可操心。若陛下不需要您的子?民操心国事,那又何必教许多儿郎都读圣贤书?”
“岂有此理!”明德帝一指莫弃争,状似发怒,顺喜及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