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哟”陈夫人也不是非要逼着他去相亲不可, 竟然他已经心有所属, 她自然不会勉强,甚至站在长辈的角度来说,还很替他开心, 陈夫人笑着, “那看来一定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值得你这么喜欢。”
谢昀臣从善如流,语气甚至说得上温柔, “她确实很好。”
“有没有信心?下次带她来见见我和你老师。”陈夫人也很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儿, 能让他心甘情愿低头。
他摩挲着茶杯,意有所指, “要看她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机会。”
秦桑听出来了,他是在点她, 字字句句, 都是冲着她来,还好,她一个小透明夹在一群学术界大佬里,没有什么存在感, 旁人聊话家常,也轮不到她一个“外人”插嘴。
“哈哈”显然在场的人跟谢昀臣都很熟, 所以说话也格外不客气,甚至有点幸灾乐祸,“老陈,你这宝贝学生看来是留不住了,瞧瞧,这还没怎么,话里话外胳膊肘已经开始往外拐了,这么没自信,可不太像你啊。”
陈志勤也笑,“我倒是乐于见他吃点亏也好,一帆风顺固然好,若不行,哪能一点挫折都受不起?照我看,就该让他多吃点苦头。”
那人调侃,“就是可惜了,这事要传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为此难过了。”
谢昀臣无奈地笑了笑,“您别打趣了,我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旁人也只是附和地笑笑,但都是友善的,不夹杂恶意,这个话题倒是很快被揭了过去,毕竟他们难得聚在一起,除了闲聊家常以外,偶尔也会聊聊工作上的事,只是聊得少。
除了谢昀臣以外,宋佩妮也被点了不少次,毕竟她刚从国外回来,而且是放弃了美国宇航局的邀请,毅然决然回到国内,这份毅力和决心,可不是谁都有的。
毕竟美国NASA目前仍处于行业尖端,空间载人技术也比国内要领先二十多年,夸张点说,国内航天总体技术比NASA落后了至少半个世纪,不过国内航天起步本身就比较晚,会落后一点也正常,何况这些年国内也在迅速发展,技术突飞猛进,不断汲取经验往前追赶。
旁人问起时,宋佩妮也大方表示:“说那么假大空的话也没意义,我选择回国的原因很简单,这是生养我的故土,我所做的一切,如果有能力可以回馈到自己的国家身上,我心甘情愿,何况,我是中国人,就算进了NASA,也接触不到核心技术,与其当个打杂的,倒不如回来建设祖国,共同进步。”
“钱学森院士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也选择回到祖国,未必他不知道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
“而我既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又怎么选择会留在美国。”
她们这代人是站在过去一代代航天先烈的肩膀上,因为他们为今时今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国内航天技术才能迅速崛起,迅速在世界抢占鳌头。
虽然中国现在还不是航天强国,但也已经名列前茅,成为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这简短的概括,谁说背后有多艰辛呢?不是一代代航天人的付出,也不会有今日。
秦桑在拍摄宣传片前,有幸去观摩过航天史,作为普通人,她其实真的不太了解国内航天的发展历史,更不知道,原来每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突破,其实都是他们苦熬多年才换来的辛勤付出。
尽管谢昀臣说,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份职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完成自己职业范畴内的事,不要将他们想的太伟大,也不要神化他们的职业。
可不一样的,她知道。
不是谁都能耐得住寂寞,也不是谁都能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艰难求存。
他们的爱很高级,格局也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所以没有人有资格去批判他们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