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能尽情尽孝,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听话早些睡吧。

吃完饭,许源忽然向顾锦年请示一件事情。

“母亲,再过几日便是河灯会了。我想夜里出府一趟,为生母点一盏莲灯,祈求她来世安乐。”

说这些话时,许源的语气十分小心。

虽然脑海中的声音画面很散碎,可那个温柔唱歌哄他入睡的女子身影,一直是他幼年时最大的慰藉与回忆。

母亲听到他心中还有生母,会不高兴吗?

顾锦年笑:“你有这等孝心是好事。不过只放一盏莲灯,怕是不能寄托哀思。我请人为你母亲做一场功德法事,那天你多带些随从坐车儿去,早去早回,别贪玩上街,免得和人挤着挨着了。”

许源哽咽答应。

他走后,顾锦年忽然想到,河灯会正是她和楚君澜相约见面的日子。

说来也奇怪,离河灯会还远着的时候,时不时心里头想着,觉得日子过得太慢。

等挨得近了,反而忘记了。要不是刚刚许源说起,她差点忘记这么重要的节日。

到时候真的只要随便挑一间庙观就行了吗?

那么多人,那么多庙观,他莫不是天上飞的鹰,一双锐目从头到尾看得分明,时刻丢不了猎物。

腹诽归腹诽,可等实际上到了河灯会的当天,顾锦年还是老老实实照做了。

第八十一章 继子对比

河灯会,是大盛热闹程度不亚于花朝节的另一个民间节日。

起初这个节日的诞生是为了追思去世的亲朋好友,后来渐渐演变成了人们出门探亲,喝酒,聚会,歌舞,祈福,追悼等为一体的节日。

许多平时操持家务没有空闲玩乐的妇人们也能趁这个机会光明正大轻松一下,和姐妹女友们相约着一起到河边放灯吃点心,划船编花,携手逛街,直到夜深才回去,不用担心公婆丈夫抱怨。

起初,顾锦年本想和许源那边的车队分两路出门,避免孩子撞到什么不该看到的,可临吩咐的时候忽然改变了主意。

像那种往生功德法事,通常最少也要一个半时辰,并且许源作为追荐的名头,又是逝者的唯一后人,必定是要跪在蒲团上用心聆听,全程参与仪式,根本无心无暇关注其他。

本身顾锦年就没有充足的理由去观里诵经,又特意与继子分开更显得奇怪,倒不如随他一同前去,显得天经地义,无人微词。

即便是背后谈论起来,顶多说她刻意讨好许源,做出一副慈母的样子,万万想不到别处去的。

许源得知顾锦年要同他一道前去,高兴之余,又有几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