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3 / 4)

“也不知道亲家母他们收到信写的什么”安元太太没想这个,只是想到李萍可以收到两封信,想想都觉得羡慕起来。

“他们定比你收到的晚,孩子们又不知道他们去了福建,信自是先寄京里,再从京里转福建。”安元把信放回了信封里,交回给妻子,想想,“收好吧,几个月才有一封。”

这个安元太太倒不用安元提醒,忙拿了一个樟木信匣子出来,把信放进去。收好,还十分殷切的看着安元,“老爷给他们快回信吧。现在有了地址,就能写信了,以后,我们写得勤快一点,让他们能常常收到我们的信,他们写信也能回得勤快,就算路上要走几个月,但我们也能隔些日子收到一封的。”

“这信,还真是不好寄。”安元轻叹了一声,此时民间寄信有民信局,全国内的寄信已经很方便了。官家有官驿,还有民办的民信局,几个大钱,就能寄往全国各地。而面对海外的,有侨办局由着外国邮轮专门用来给海外寄信的,他们海轮到港口,交给海关,再由海关的分给各地的民信局,寄往各地。但是那是给身在海外的劳工们所办的。他们远渡重洋,就是为了给家里寄点钱。各地寄信也是这样,由海外的劳工写好信封,然后托人送到民信局,再由民信局送到各地的海关,再寄往海外。效率低下不说,弄不好信就丢了。而安元这种达官贵人就更是如此了,他们写的信,总要说说家里的事,这些都是**,真的让那些洋鬼子偷看去了,安元觉得大大的不妥。

“那老爷,你要不要跟皇上说说咱们自己建个寄信局”安元太太皱着眉头。

“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我们连打仗的船都没有,拿什么去寄信就为你几封信,于是就养一个大船朝廷的钱可不是这么花的。”安元摇头,他歇够了,让人传饭,吃了饭,他还有公事,哪有空跟妻子闲扯,“你回信吧,旁的不用多说,说说大家身体都好即可。至于说子诚的调职,由子诚他们自己解释吧!”

安元太太抿起了嘴,但也无奈,只能低头应了。

第100章 男女不同

第一更

曾凡他们也在读信,并不是跟安元想的那样会比他们晚很多。之前说了,信是寄到海关后,再由民信局接手的。这个海关一般就是指的广州海关。因为那时广东和福建的移民是最多的,人家来信自然要找人多的地方寄。

而陈家原本也有些生意是跟海外有关系的,他们有人常驻广州海关。于是一早就通知,让他们关注几位小主子的信。信一到,把寄往京城的信送到官驿,他们看是安家的信,也自会快马加鞭。而他们的人,是从广州直接快马就追曾凡的官船,相比较,其实曾凡他们的信收到得还早些。

正如安太太所想,他们收到了两封,儿女各一封,都是儿女亲笔。儿女的侧向不同,儿子主要写的是见闻,跟安海跟家里的信差不多。不过小猴子跟安海不同在,他大多是诉苦的,说一路上吃洋人的饭快吃吐了。说洋人的馒头实在太让人恶心了,还有他们的番茄汤。他们六人下船时,全都瘦了。

到了住地,看他们的厨房,也十分的心灰意冷。不过溪儿给他们煮了粥,让他觉得好了很多。他觉得,其它的他都能忍,惟有吃饭这点上,他深深的觉得,洋人实在太糟蹋自己了。

曾凡看完儿子的信,与妻子交换了,他对儿子的不着调,已经有了一点新的认识。深吸了一口气,看女儿的,女儿果然好多了。溪儿的信写得就客观了很多。基本上,她觉得洋人的很多习惯是好的,比如在红茶里加调料,她觉得跟汉唐时的煎茶也许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有试过,觉得加了牛奶的红茶味道很香浓,加柠檬的也十分爽口。

至于说哥哥不喜欢的面包和番茄浓汤,她也觉得没那么难以接受,觉得洋人把时间用在更有用的事上,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