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夫郎比我想象中的要大胆直白,他揪着我的衣襟,醉眼迷蒙,坦然道:“那我们要吗?”
我握着他的手,“你想要吗?”
他点点头。
那还等什么,我趁着锅里还有烧着的热水,一会儿备用,我起身抱着人回房……
从前,我满心怯懦,只敢默默藏起爱意,满心期许他先开口说爱;如今,我不愿再苦等,只想勇敢倾诉、大胆索要。漂泊半生的灵魂,终于寻得栖息之所,有了安稳归属。
第30章 团建一波
靠着这个时代人们对魔芋和米豆腐的那份新鲜劲儿,以及这两样吃食易于保存、烹饪简易的优势,我和许简寒摆摊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入颇为可观。不仅在镇上摆摊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争相购买;村子里的乡亲们也时常来我家院里购买。
只是,野魔芋这植物得一次次进山寻觅、挖掘。我们从山上移栽回来种在地里的最快也要等来年。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每次进山都仿若一场艰难跋涉,费时费力不说,还得提防着山里潜藏的野兽、蛇虫。
我与许简寒合计一番,决定转变策略,在村子里公开收购魔芋。给出的价钱虽说不算高,但是之前泥石流过后大家都手头不宽裕,可相较于大伙进山砍柴,再辛辛苦苦挑到集市售卖,所得利润实则丰厚得多。此消息一出,村里不少手头有些闲暇功夫的人纷纷响应,我们家和这些愿意供货的村民,自此算是达成一笔双赢的买卖,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但是魔芋制作的配方我目前还不能告知村里其他人,我并非圣人,自家尚且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再找到更好地赚钱方法之前,魔芋和米豆腐的配方我不打算教给任何人。
米豆腐相对魔芋原材料本就是大米,成本自然居高不下,售价自然也不低。寻常百姓过日子,讲究个精打细算,鲜少有人舍得掏钱购买;反倒是那些大户人家的采购管事,或是酒楼里手艺精湛的厨子,时常光顾我们小摊。他们眼光独到,深知食材品质优劣,一眼便相中米豆腐的独特风味与多样吃法。
我也试着自已上门去和镇上的酒楼谈了几笔生意,约定定期给他们送去米豆腐,每月结钱,这比每日在集市摆摊要稳定许多。
人类的智慧当真不受时代拘束,总能在有限条件里绽放无限光芒。没多久我便听闻,大伙把买回去的米豆腐和魔芋琢磨出不少新颖吃法。尤其是那些大酒楼的厨子,凭借多年经验与奇思妙想,将这两道家常小菜精心雕琢、改良升级,使之摇身一变,成为酒桌上的佳肴珍馐,引得食客竞相品尝、赞不绝口。
当然,大多数人最钟情的,依旧是我传授的煮锅子、炝炒做法,简单快手,下饭一流,热气腾腾的菜肴一端上桌,能瞬间驱散周身寒意,慰藉辘辘饥肠。
这日,摊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恰逢另一个镇子的一家酒楼的老板听我们这边过去的人说到米豆腐和魔芋,前来探探。此人老练无比,来了并不忙下单,而是站在一旁观望,我心里有数,也不管他,直到他看到我担子里的东西已经见了底,才上前与我搭话。
问价,问原料,问吃法。
最重要的是我看出来了,他想要压价,他从外面来,路途不近,如果好销,那往后必然每次买的不少,所以当然会想以合理的价格来进货。
我不急着向他推销,对他试探价格底线的时候也暂时不谈,只建议先去镇上的酒楼里尝尝用我家米豆腐和魔芋做出来的菜再做决定也不宜迟。
我有信心,他回来一定会急着和我合作的。
说话间我带去的米豆腐和魔芋瞬间被卖空,那人急忙拉住我:“那你明日还在这里?”
我点点头:“老板,您尽管去尝尝这两样东西好不好吃,看看好不好卖,明日再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