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你小子刚履新,别搞事情,先修身,别让人家抓小辫子了。

到了蒋家如今这个地位,不会做官的人,还不如不要做官来的好,否则似二伯那样家族都被败光,他那四位堂兄即便才高八斗也是无法起复。

吴氏也跟着他一道过去,只不过孩子们就留在京中,娘倒是说的很干脆:“我如今上了年纪了,吩咐人照顾起居还行,若是孩子读书那些,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别到时候还在不成器了,反倒怪我们。”

这样犀利的话语,吴氏进门之后,就再也没听到过,乍然一听,还有些愣。

定哥儿却知晓,他娘不是开玩笑的,哥哥和娘一个性情,所以要不就是带着妻儿一起去任上,要不就是让妻子留在家中照看。

就是因为娘是这般想的,她绝对不会一直带孩子完了,再带孙子。

以前她以为娘是心疼大嫂,不让她来请安,后来是觉得娘其实很爱独处,她并不愿意别人打搅自己的生活。

故而,定哥儿笑道:“娘,您说哪里话,不管怎么样,儿子都感激你。”

吴氏见丈夫这般说,亦跟着说是。

夫妇二人告别爹娘孩子,上了船,吴氏虽然不好疏不间亲,但到底为了孩子,不免问起丈夫:“你说娘对你们姐弟三人的血液操碎了心,对咱们的哥儿不会不管吧……”

“到时候等我回京述职时,孩子们也大了,带着就是了。”定哥儿明白的道。

吴氏还要说什么,定哥儿笑道:“娘这个人一般丑话先说在前面,若非如此果决,咱们家烦心事怎么可能那么少呢。”

“也是。”吴氏莞尔。

定哥儿安慰妻子:“我们该想想在合肥怎么做出一番事业来才行,总不能一辈子靠着父亲母亲。”

吴氏点头。

站在船头,看着江水滔滔,定哥儿下了决心,他也要追着哥哥的步伐,做出一番事迹来,才有颜面回京见爹娘。

下一个番外是羡羡子的。

[169]蒋羡的番外(上):蒋羡的番外(上)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蒋羡就是生于这样的三个儿子之家,上头甚至还有一个姐姐,他小时候不晓事儿的时候,只是觉得家里热闹,逐渐懂事,又有养娘罗妈妈念叨,他才觉得自己处境不妙。

“十六郎,六夫人让您过去一趟。”方妈妈过来道。

这方妈妈是母亲的心腹,自小他们就知晓,父母跟前伺候的人,比别人都有体面,故而他笑道:“劳烦妈妈亲自过来,不知母亲喊我过去做什么?”

方妈妈慈爱的看着他:“是好事儿呢。”

蒋羡这个时候才六七岁,一听说好事儿,立马就跑了过去,看到他娘蒋六夫人那里堆着各种布帛绸缎,牙桌上放着一个彩瓷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