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微笑:“臣无此意。”

“世间多弄巧成拙之辈,多思多想,深究言语,反而不得其意。”

“先帝已去,言语何意已不重要,陛下若非要纠结于此,实为大谬也!”

刘协对于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朕不信此为侍中真心之语。”

陆离反问:“真心与否,与陛下便那般重要吗?”

刘协:“此时此刻,侍中还要与我顾左右而言他吗?”

陆离不由叹息:“臣之见解就在于此,陛下希望得到真心之语,此忠臣献上之物,臣无可献之,故非忠臣也。”

刘协:“朕昔日于幕后曾闻侍中有商君之言,道此志无改。”

陆离不曾否认:“臣却有此言,此乃对先帝言之。”

可是陛下,你难道是先帝吗?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继承的。

不说陆离对刘宏的忠诚本也没有多么牢靠,便是有,以他的性格也绝不可能无条件的沿袭到下一代的身上。

真要说陆离对先帝“美人”之说的理解,他认为对方是在说他这张好看的脸是真的,看看这个也就得了,真指望太多,那就不免天真了。

当然了,这属于陆离的个人解读,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话语的隐藏意思有或者没有,有又是什么,怕也只有说这话的先帝自己清楚了。

刘协又问:“侍中对皇兄多有照料,便是面对董卓这般穷凶极恶之人,也能从对方手中保住皇兄、母后性命。”

“朕同为先帝子嗣,侍中可一视同仁否?”

有关这个问题,他们之前一直玩的是心照不宣,却不曾想如今面临可能要被丢在许昌的情况,刘协倒是直接开口问出来了。

陆离其实挺能理解这个的,毕竟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威力,有的时候不亚于拳脚相加带来的伤害。

理解归理解,陆离不可能给出一个绝对的回答,让对方觉得自己好像有了什么保命底牌。

陆离:“臣昔日与袁本初有旧,旧友亡故,欲从司空手中保一二血脉,却不得允。”

“臣能救弘农王于董卓毒手,不过出其不意而已,并无完全把握,只求竭尽所能。”

“弘农王未惹凶徒,却招杀身之祸,天亦怜之,方叫我得以成功。”

他看向刘协:“陛下今日此问,臣却不敢应承。”

刘协看向底下站着的,好似对自己毕恭毕敬的臣子,对方做着最为有礼的姿态,却又直白地说着会见死不救的话语。

或许是面对的失败已经足够多了,此刻刘协心中反而很是平静。

若是对方会应承,今日他们或许也不必走到这个地步。

从一开始陆离其实就没怎么对他隐瞒过自己的想法,他从未真正摆明车马的站在他这边。

所以如今面对这个结果,刘协有种意料之内的平静。

刘协也是见识过曹操这个后来者是如何又争又抢的,如果自己争不赢,那么为什么不为自己的皇考争上一争呢。

你说我不是先帝,所以不会将先帝的恩义延续到我身上,可如果是先帝本人呢。

死人是没有办法争的,但是活人可以帮他争。

刘协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追忆道:“我曾听父皇与侍中言语陪葬皇陵之事,不知侍中可还记得?”

对方这话一问出来,陆离立刻就明白对方想要说什么了。

陆离:“臣不曾忘。”

刘协:“侍中记得昔日言语,却不知父皇日后可能等到守约之人?”

陆离看着刘协,对方明显是知情却又不知详情,以至于认为关于陪葬皇陵的事情,是他们已经约好了的。

可实际上虽然有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