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现在没有确切消息,大家多少还是惴惴不安,可流言的方向却完全和人心动摇这种事毫无关系。

毕竟此盆栽乃是道门魁首,长势如何自然牵动着无数剑修的心。

虽然没人能窥到太忘峰的一丝风声,却不影响弟子们发挥想象力。尤其是丹峰分别修了轻重剑的大师姐与二师姐,与紫薇峰来的师妹谈起这事时,还聊起了五年里“仙尊收徒弟渡情劫”这种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猜测。

哪怕是聊点这种话题也算是舒缓情绪,总比一直担心着盆栽出苗情况还忐忑不安到连练剑也安不下心要好得多,关心自家宗门道君的事,能叫妄议么。

英武潇洒的大师姐背靠着重剑,双腿交叠着,姿态轻松,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来打扰,神神秘秘排出几本小书。

膝盖上放着轻剑的,腰间栓青色小葫芦的,皆眼前一亮。

分别是《错斩鸳鸯谱》《夜鹤遗恨合欢绦(上)》《临封赴约记》。

这几本倒不是出自闻氏书局,多半是读了话本的人仍觉不够,又多有奇思,私下里写了些手抄,在友邻间互相传阅。虽然不摆在书铺架子上,有时也颇为让人惦记。

这几本写的正是最时兴的有关于太忘峰的传闻。

也不知道大师姐日日练着重剑,哪里来的好手段和心力,还能搞到这种好东西。

三人给抄本又包了一层纸,提上什么《正阳剑诀》《北斗罡步》之类的字,混进课业里根本查不出来,各个手里捧着一本细细地看。

偶有其他弟子路过打招呼,都笑着敬佩:不愧是师姐,如此努力用功。

江湖话本和小道抄本里究竟流传了些什么尚且不为人知。

不过自古以来有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圣贤书读半卷便可治国策论,有了笔墨纸砚方教人足不出户便尽闻天下,闲暇时没事的话捧一册书卷在手总不会是什么坏事。

故而,太忘峰再度不同消息与世隔绝的日子里,沈侑雪也时常翻阅那些道经典籍。

时不时抬头看一眼睡着的徒弟,注视一会儿,视线重新挪回到书卷上,那道经已经翻了半卷,却许久才慢慢再掀过一页,新雪煮过的茶不知放了多久,已经冷了,他抿了一口才觉察,又轻轻换了一杯。

往日用惊鸿代替自己的法子也没用。

他的气息但凡远了一些,只抱着剑的徒弟就一副梦魇的模样,睡也睡不好,只能陪着。

没有别的事要做,也确实挂念,此前只不过离开一会儿便出了差错,沈侑雪便打定主意若不见情况安稳,就静静守着。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久,纵然是早就渡劫无数的沈剑仙也实在是忍不住了,在玉简上捻了一个诀打出去。

大约三日后就见药王谷的裴圣手赶到了此处,骑着大云雀,一身青布衣衫,下摆露出赤足,脸上还沾着几片叶子和泥点,破口大骂地扑进了太忘峰。

还在四处溜达的谢掌门觉察到护宗大阵那分外强烈的波动,原本心头一喜,许久未见故人,正打算御剑上去闲扯两句,怎料抬头便看到一人形同厉鬼般嗖得从天上闪进了太忘峰。也不知道师兄传讯了什么,把外人口中阴郁美艳心思诡谲的裴医修气成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在药田里收拾泥巴和药材,来不及收拾就远道而来大驾光临,谢掌门后背发毛,又想起师兄背着他们干了多少次玩命的事,自己这一次竟然还在师兄的花言巧语之下鬼迷心窍,帮着没吱一声就涅槃……

裴医修的药可比五师兄那什么“大笑五天五夜丸”要狠多了。

他咽下差点脱口而出的“裴挽佟”,飞速御着剑溜之大吉。

死道友不死贫道。

师兄保重。

裴医修看见太忘峰那座小竹屋时恨不得用化骨草当场给蚀了,